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阴风怒号,浊浪    

斯人,吾谁与归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排:冲向 (2)微:(如果)没有 2.翻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3.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微:古今异义词,(如果)没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注意关键词“先天下”“后天下”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句子情感的把握,“斯人”是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人,作者借此勉励自己,项古人看齐。表达自己的济世情怀。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记:之而去       岳阳楼          

B见:明灭可          才美不外

C清:水尤          以其境过      

D许:潭中鱼可百    麦田浅鬣寸

2.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境过清    全石为底       

B.之:乃记而去    余闻也久

C.而:乃记之    潭西南       

D.为:全石以    坻,为屿,为嵁,为岩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查看答案

说明文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 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以下概括最适合作为本文题目的是 

A说“恐惧”

B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C生活中的恐惧

D恐惧的分类及由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B第④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第③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

B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C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

D恐惧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名人传》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充满苦难的人生故事。

B.《名人传》记叙了伟人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的种种磨难,使平凡的人同样能得到安慰和鼓舞。

C.贝多芬、托尔斯泰这样的天才竟终身未婚,而米开朗琪罗夫妻之间持续数十年的互不理睬,则是他悲剧的最直接根源。

D.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还在雕塑;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查看答案

下面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

②中国文学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滋味。

③中国的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所以特别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④然而语言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即使是语言大师也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

A②③①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