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 莫言的清醒 陈鲁民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

阅读下面的文章。

莫言的清醒

陈鲁民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之前,在对莫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 

②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因为他深知,“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 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

③说到这里,我想到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淡,是不是“10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她对待荣誉的态度。朋友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 

④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过分陶醉,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无法超越。 

⑤牛顿的功绩曾经无与伦比,但遗憾的是,晚年,他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60岁后,他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24年里,他几乎毫无建树。

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运动员,因为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视野,成了天际转瞬即逝的流星。

⑦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

3.文章③⑤两段分别列举居里夫人和牛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1.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荣誉与奖励,绝不能让它完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 2.文章从莫言获奖感言写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观点,同时作事实论据,论证了文章观点。 3.作为事实论据(或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应该清醒为与理智地对待荣誉与奖励的观点。(如果学生从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两个方法分析也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根据题意,论点要自己概括。此文主要论述面对荣誉的态度,结合全文中作者的论述,抓住最后一句“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概括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议论文中举例作用的把握。议论文开头引出话题不外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摆事实现象,列举事例,讲故事引出话题,一种是发表议论引出话题。在议论文中,引用故事、诗句、名人事例往往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论题或者论点,同时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议论文中论据的作用。从议论文论据的运用这方面来考虑。说明运用了什么论据,抓住本段段首分论点说明论据所论证的问题。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文章以“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为题,有什么作用?

2.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3.请具体说说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 

②何仁君          

③任座  (         )         

下堂迎之(        

(2)下列各句与“以封其子击”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A.屠惧,投以骨  B.策之不以其道

C俯身倾耳以请    D.具以假山显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臣  闻  君  仁  则  臣  直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唐代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一诗,完成下列题目。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zhēn)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2.请写出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

3.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查看答案

专题与实践活动

学习了“叶”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知识。

1.【“叶”的诗句】相信你一定知道很多关于“落叶”的诗句,请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叶”诗寄情】诗中的叶不同于生活中的叶,它们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注入了作者的独特感受。请仿照例句,再写一句话

例句:我从“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中,读到了宫女身受幽囚的愤懑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3.【“叶”的启发】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数点海棠的花蕾嵌于重重绿叶之明丽醒目。“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原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水浒传》是由          (作者)收集、整理、创作的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描写         (朝代)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②请补全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拳打镇关西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活捉史文恭

“那七个贩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倒:‘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个情节?主要策划者是哪两个人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