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B.哦,真是目中无人,安闲得很。
C.那个男人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
D.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指出下列各句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①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
②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
③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 )
④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 )
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念天地之悠悠, 。( 《登幽州台歌》)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郑人买履》)
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刻舟求剑》)
④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⑤ ,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绝句》)
⑦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霜月》)
给加横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谆谆( )教导 瑕疵( ) 匿笑( )
juān ( )刻 xī( )来壤往 jiǒng( )迫
chōng( )憬 半明半mèi( ) piē( )一眼 Bì( )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情志的提升,曾以为遥不可及的事物,如快乐,如幸福,如成功等,都进驻过心田,化成真切的体验,铭心的感受,前进的动力。
请以“原来, 并不遥远”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阅读下面一篇记叙文,完成后面题目。
怀抱太阳的月亮 叶轻驰
①对于月亮,母亲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②母亲读过大学,在那个年代,算是少有的女知识分子。文人爱月,女文人更爱月,这点在母亲的身上印证无遗。从年轻时起,一到晚上,母亲喜欢坐在院子里,身边点一盏煤油灯,手捧一本书,在一地月光中静静地沉迷在书中的世界里。
③可后来,母亲终究没能圆自己的梦。母亲的梦想,就是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中,教一群可爱的学生,每晚都能沐浴在山野中的月光中。可毕业那年,外婆生了场大病,身体从此三天两头地出问题。外公去世得早,外婆膝下仅有母亲这个独生女。无奈,母亲放弃了梦想,回到城里教书,陪伴在外婆身边。
④一样的月亮,只是城里的月光少了些纯净,多了几许嘈杂。对于母亲来说,这是她一直引以为憾的事。
⑤在那个时代,家家户户都是儿女成群,唯有母亲家里,竟只生了她一个。可每次说起这事,外婆总带着骄傲的神情说,自己只生了一个,却比别人家的成群儿女都管用!确实,母亲至孝,将外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⑥后来嫁给了父亲,母亲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有条。父亲身体本来不好,在母亲的细心调养下,反倒日渐好了起来。有一段时间,为了让父亲专心工作,母亲还请了长假,专门照顾父亲的生活。后来,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的工作渐渐出了成果。别人家的老夫老妻三天两头吵架,可父亲和母亲生活了大半辈子,却不曾红过脸。父亲不善言辞,可每次和旁人提及母亲,脸上总是难掩的幸福。
⑦再后来,有了姐姐和我,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如那温柔的月光,照拂着我和姐姐的成长。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每次单位发了东西,母亲总是先分出奶奶和外婆的那一份,然后是父亲和我们姐弟的。轮到母亲时,往往便所剩无几。
⑧母亲是个传统的女人,一生为了父母、丈夫和子女,却甚少考虑到自己。其实,如母亲这般的女子,在很多家庭中并不少见。也许,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⑨有一次,见到母亲坐在阳台上,在月光中,微微眯着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母亲便是那怀抱着太阳的月亮。她的一生,都围着太阳转。而她生命中的太阳,是父母,是丈夫,是子女,却不曾是自己。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母亲的月亮情结。母亲对月亮情有独钟,也许正是因为在月亮中,她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⑩中秋节临近了,这是母亲最喜爱的节日。我想,今年的中秋节,应该让我们几个子女做那个怀抱着太阳的月亮。而母亲,才是我们生命中应该拥抱的太阳。
1.母亲对于月亮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文中多次写到她在月光下的所做所想,请一一概括出来。
2.联系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外婆总带着骄傲的神情说,自己只生了一个,却比别人家的成群儿女都管用!
(2)父亲不善言辞,可每次和旁人提及母亲,脸上总是难掩的幸福。
3.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⑦段中的划线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