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深表感谢。
B.王老先生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
C.这次我专程从上海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精神矍铄的恩师周老师做寿。
D.为了学生与老师的身体健康,校园内不准吸烟,吸烟罚款。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见我进来,父亲生气地把筷子放下了:“过来!你是去上网了,还是去打架了?”
B.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