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昨天玩了一夜游戏,今天居然在...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昨天玩了一夜游戏,今天居然在数学课上昏昏沉沉地酣然入梦了。

B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C爸爸为了这个家,整天在外与客户应酬,花天酒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爸爸。

D警察终于在三天后与绑匪取得了联系,并与绑匪的头目据理力争,想方设法营救被挟持的小男孩。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花天酒地: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据理力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B.他急忙迎上几步,看得更清楚了,前面一个人的挎包上还有一个红色的十字。

C.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D.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加横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liàng)  (jué)   (yè   (zhòu)

B然(cù)   亮(liáo)  骗(mēng)  强(juè)

C(bèi)    祷(qí)    (yē  (tiè

D地(mò)   怒(yùn) (zhuó)  (zhǐ) 

 

查看答案

写作

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

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

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理解和积累给三峡写一篇80字左右的导游词。

(1)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204公里。

(2)两岸山峰海拔1000-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

(3)三峡是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

(4)三峡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有修筑高坝的地质地貌条件,峡谷东口建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现还有三峡大坝。

(5)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有丰都鬼城,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和宏伟的三峡工程等。

导游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饮茶始于何时

1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就像柴米油盐一样不可或缺。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这个问题现下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220世纪末,考古工作者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T0411号探方第8层里发现一个小陶釜,出土时釜内盛有一束整齐的植物茎叶,长约5至8厘米,共有三十多根,像是被煮软的样子。陶釜外面有烟熏火燎的痕迹,表明经过火烧。考古工作者把这束茎叶送到浙江省药品检验所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做鉴定及切片检测,鉴定检测结果只能确定是植物茎叶,但不能确定具体属种,也就是说,无法判定釜内到底是什么植物。在跨湖桥考古报告里,这件盛有植物的陶釜被称为“中药罐”。后来有人提出这件“中药罐”应当是“茶釜”,而且是原始煮茶遗迹,进而提出饮茶始于8000年前的杭州湾地区。再后来,跨湖桥遗址的这件陶釜成了卖茶叶广告的招牌。我们从这个过程不难看出,饮茶始于新石器时代的说法目前仍难让人信服。

3宋朝张淏《云谷杂记》说:“饮茶不知起于何时,自魏晋以来有之。但当时虽知饮茶,未若后世之盛也。”《世说新语·纰漏》载:“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亦在其中……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晋代人已能够懂得茶与茗的区别,可见张淏的说法是可信的。

4张华《博物志》云:“饮真茶,令人少眠。”有学者依据《广博物志》“茶,古不闻食者,晋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名为茗粥”的记载,认为《博物志》的“真茶”应当是“羹茶”,“真”和“羹”字形相近而讹。但也有学者认为,古代原本有真茶。另外,《尔雅·释木》载:“槚,苦荼。”郭璞注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张华、郭璞都是晋朝人,根据他俩的说法可以知道,晋朝时把茶作为羹饮。用茶做的羹饮,类似今天吃饭时喝的菜汤,里面要放作料。陆羽《茶经》对此批评说:“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5有的学者根据《尔雅》“苦荼”的记载,推论饮茶始于先秦。《尔雅》记载的只是植物名称,并没有说明这种植物的用途,所以也不能就此说先秦时期人们已经饮茶。古代文献中关于两汉三国时期的饮茶有零星的记载,学者们更是对考古上的发现寄予希望。

6唐朝以前,羹茶还没有脱离食品的范畴,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饮品。到唐朝时,茶才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饮品。那时饮茶,用制成的茶饼碾成茶末,放到煮沸的水里,不停地搅动,之后再倒进碗里饮用。宋元时期,流行把茶末放进茶盏,然后再用沸水冲茶末,以激起泡沫。元末明初,用茶末冲茶的方法发生了变革,茶碗里不再是碾压的茶末,而是一片片茶叶,这种冲泡散茶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进入明朝以后,为了更好地适应冲泡散茶,宜兴紫砂壶应运而生,于是赏壶品茗成为文人们的爱好。

1.文章开头划线句子有哪些作用?试分点作答

2.对于“饮茶始于什么时期”,学者给出了四种猜测,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学者的推测

 

(1)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T0411号

出土“小陶釜”可能是“茶釜”。

 

(2)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张淏《云谷杂记》说:“饮茶

不知起于何时,自魏晋以来有之”。

 

饮茶始于先秦

有的学者根据《尔雅》“苦茶”

的记载推论。

 

 

饮茶始于唐朝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2段中加横线的“这个过程”指什么?为什么文中说它仍不能令人信服?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真正意义上”能否去掉,为什么?

5.把握文章有关信息,用“√”“╳”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T0411号出土的“茶釜”,证明了饮茶始于8000年前的杭州湾地区。(     )

(2)根据宋朝张淏《云谷杂记》,晋代人以能够懂得茶与茗的区别。(     )

(3)陆羽在《茶经》里批评的“羹茶”,类似今天吃饭时喝的菜汤,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茶。(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