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芦花荡》节选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芦花荡》节选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3.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4.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请分析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1.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 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3.动作、神态描写 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4.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地表达了老头子对敌人的仇恨是的痛快之情。 5.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和小姑娘的喜悦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感知,并在此基础上,明白是有关谁,什么事,事件的结果如何。即一般要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尤其是背景、人物、事件、结果几个要素。首先了解本段选出课文《芦花荡》,抓住人物的行为概括情节即可。通读选文可知,主人公是老头子,事件是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并且要结合文章内容。有时还要透过表面,根据内容理解其深层的意思,做透彻的理解。选解释词的本义,再根据故事情节,理解“老头子”的计谋,解释“张皇失措”的原因。“张皇失措”的本义平时要有积累,如没有积累,可根据语境推断。”在文中老头子“张皇失措”是故意做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引诱诱惑敌人。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知道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描写.然后根据具体的文章做出判断,并把句子放到文章段落中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是对老头子的动作描写,“老头子张皇失措”是对老头子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头子的机智勇敢。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赏析词语的的角度一般有修辞、词性(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内容、情感等,其中有修辞的句子要首先选择修辞。“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句中的“找”很明显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水中的“钩子”人格化了,既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也写出敌人对“钩子”的害怕。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自然景物描写的常见的作用就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我们首先应该确定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看语句“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明显是景物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因此实际在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此题中写出了景物的美丽,渲染出酣畅淋漓的战斗氛围,烘托出老头子痛打敌人时的高兴之情。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完成文后各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             (填人名)。

2.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交通:                 妻子:       

3.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4.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5.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

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4)木落雁南度,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6)______________ 禅房花木深。

(7)《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表现了莲花的高洁傲岸冰清玉洁也借莲花展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③圆明园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④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要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A.比喻 比喻 反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 设问 反语

C.比喻 拟人 设问 夸张    D.拟人 比喻 反问 反语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圆明园的历史。

B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D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

B.新闻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主体部分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C.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D.西蒙诺夫的《蜡烛》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堆上闪烁,富有诗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