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桥上的歌声 山里的孩子,没啥爱好,就喜欢唱歌。一年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桥上的歌声

山里的孩子,没啥爱好,就喜欢唱歌。一年的支教时间,在孩子们的歌声中,一晃就过了。想着朝夕相处了一年的孩子们,几天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支教的学校,是一所山村小学,建在一座大山的脚下。学校的对面,远远近近地散落着几个村子。一座石砌的小桥,将学校和村子连为了一体。

这天是我离校的日子。早晨,天还没有完全亮,我正收拾东西时,敲门声响起。开门一看,全班的三十多个学生,顶着晨风,排着队,静静地站在门外。孩子们脸上挂着泪痕,谁也没有说话,都怯生生地望着我。班长小慧红着脸,站在最前面。

我愣了一会儿,走上前,摸着小慧的肩膀,问,你们有啥事吗?你们咋了?

这时,小慧抬起头,擦了擦眼睛,忽然就笑了,说,老师,我们知道您要走了,我们想请您去看看天桥。

小慧说完,孩子们全都抬起头说,老师,我们请您去看天桥。

我傻了一下,天桥?啥天桥?

小慧伸手往外一指,说,就是那座石桥。

我一听,摸了摸小慧的头,看着孩子们,笑呵呵地说,那不是天天都看着嘛,有啥好看的?

小慧垂下头,怯生生地说,我们想再为您唱首歌。这时,孩子们又望着我说,老师,我们想再为您唱首歌。

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企盼的眼睛,我的心里忽然有了一种特别难受的感觉,眼眶一湿,咬了咬嘴唇,说,好,走,我们去看天桥,老师也想再听听你们的歌。

我刚说完,孩子们马上就紧紧地围在我身边,拉着我就往桥上走。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桥上。

孩子们看见天桥,一扫刚才的阴郁,全都叽叽喳喳地跑开了。

走上天桥,我一下愣住了。桥面上,孩子们用带着露水的鲜花铺了几个大字:老师,我们永远爱您!我怔在那里,眼泪又慢慢地开始往外涌。

这时,一个男孩跑到我面前,拉住我的手问,老师,您知道这桥为什么叫天桥吗?

我摇摇头,擦了下湿润的眼眶,朝男孩笑了笑。

男孩说,这桥是村里的顺天爷爷带领我们修的,所以我们叫天桥。还有,我爸说,这是通往山外的金桥,是能使村子富起来的致富桥,所以叫天桥。老师,我爸还说了,您就是我们山里孩子的天桥。

男孩一说完,孩子们又都围了上来,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天桥。

我的心被重重地震了一下,忙俯下身子,抱着男孩,望着孩子们,心里说不清是一种啥滋味,只是泪水立马就在脸上婆娑了起来。

小慧走到我面前,指着桥面上的字说,老师,这是我们全班同学送给您的礼物,希望老师喜欢。老师,我们再给您唱首歌。说完,小慧不等我同意就开始唱了起来。刚唱了第一句,孩子们就跟着唱了起来:春天的花开了∕老师,我们想您∕您的恩泽如绵绵细雨滋润我心田∕夏天的蝉叫了∕老师,我们想您∕您的教诲似凉爽的风轻拂我耳际∕老师,我们想您……

歌声在桥上回荡,在山里回荡。桥下的河水,带着孩子们的歌声,欢快地向山外流去。

我忙走进孩子们中间,拉着他们的手,一起唱了起来。

唱了一首又一首,后来,孩子们唱完了,唱累了,全都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我忙背过身子,低下头,偷偷掏出手机,拨通了爱人的电话,刚说了几句,爱人就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啥天桥不天桥的,你想留就留下吧!你放心,我和女儿会照顾好自己的。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你那病不能太累了。说完,爱人就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嘟嘟声,想起爱人和孩子,我的眼泪慢慢地又淌满了脸庞。

1.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我”支教结束,准备离开学校回家 → 班长小慧带着全班学生给“我”送别,请“我”去看天桥→

                                               

2.文中最后一段“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3.小说以“天桥上的歌声”为题,有何作用?

4.对本文分析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

A.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大山里的山村小学,那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教育也落后。

B.小说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重点写了学生为老师送别的场面。

C.班长小慧是小说的主要人物,文章突出表现了小慧的组织能力,也表现她对老师的真挚的爱。

D.学生们为老师唱歌,其歌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意境优美。

E.小说的主题是“农村需要致富,农村需要好的教育”。

 

1.学生用鲜花在天桥上铺字,并借天桥赞美老师→学生唱歌送别老师→“我”决定留下支教。 2.(1)为孩子的良苦用心而深受感动;(2)是对妻子的理解、顾家和关爱所感动。 3.点明了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天桥;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事件,学生们在天桥上用鲜花铺字和唱歌为老师送别;题目也隐含了对老师的赞美。(学生赞美“老师就是学生的天桥”) 。 4.CE 【解析】 1.合并那些内容相对集中的自然段后进行概括;对文章层次的概括,还要注意文章中的起始句、总结句等处,也要在每段落每层次概括地基础上提炼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文中重要语段作用的理解。解答该题要结合全文内容,尤其是结合学生和妻子所带给我的两次“感动”来理解。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以事物为标题往往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然后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再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以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该题要结合全文内容,尤其是结合与题干相关的重要语段。文章并没有突出表现小慧的组织能力,全体学生的自愿行为更能深化文章主题:师生间的留恋与热爱之情。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或重要语段。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乡 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的树

永不老去

(1)朗诵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的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1分)

故  乡  的   歌  是  一  支 清  远  的  笛

(2)请根据开头两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仿写一句。

(3)有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乡愁”的诗句,你最喜欢哪一句?请挑选出来并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4)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青睐的对象。天文专家表示,于10月8日登场的月全食天象是中国的观测者今年能观察到的唯一一次月全食现象,而且中国全境观测条件都不错,只要天气晴朗,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挂夜空。

10月15日下午三点,“天文社”拟召开一次“神秘的月全食”专题活动,请你通知所有成员准时到达多媒体教室并提前准备好发言内容。(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具体。)

 

查看答案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            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           

2)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多是被逼上梁山,其中不乏曾为朝廷效力的官员。如:山东呼保义——“         ”(绰号)宋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     (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冰桶挑战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活动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然后该参与者就可以点名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的人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①活动的主要目的当然A 为了看名人出糗,B 让更多的人关注“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人),C 也为对抗这种疾病mù集善款。②“渐冻人”发病后会像慢慢被冰冻一样,整个身体一点一点地失去知觉和运动能力,进而全身瘫痪,最终连自主呼吸都做不到,直至呼吸衰碣而死。③最可怕的是,从一而终,病人的意识都是清醒的。最著名的渐冻人患者就是天才科学家霍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mù集(     

(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同时”、“而是”、“不是”分别填入①句的三处横线上。

A           B          C          

(3)②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4)③句中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          ”改为“           ”。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⑧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或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阕。

                                                                  

 

查看答案

写作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_____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

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④字数在600以上;

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