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游钓台记(节选) 【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①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

游钓台记(节选)

【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注释】①汉严先生: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他年少时就很有才气,光武帝多次召他为谏议大臣,他却婉拒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②夙:向来,一直。③舣:停船靠岸。④磴:山路上的石阶。⑤云台:这里指朝廷。若:你。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框词语。

(1)舟发常山             (2)清风         

(3)在下风               (4)登钓台乎         

2.下列划线框意思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足不及游目游之此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B.非不杰卓立     黄发垂髫,并怡自乐

C.山中景何若     黔娄妻有言

D.呼舟子劳酒     自为大有所益

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作者在“足不及游”钓台时,选择以“目游”、“鼻游”、“舌游”、“神游”、“(1)    ”钓台,游后真切地感叹道:“(2)         ”。其中“神游”时,作者将“(3)   ”比为“云台诸将相”,衬托了他对严子陵的(4)       之情。

 

1.(1)从 (2)慢慢(地) (3)全,都 (4)曾经 2.D 3.山 既 奇 秀/ 境 复 幽 倩/ 欲 舣 舟 一 登/ 而 舟 子 固 持 不 可。 4.(1)耳游 (2)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3)群山 (4)赞美(敬仰、仰慕)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词表达。双音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尝”在文言文里的常见意思就是“曾经”,这与现代汉语是不同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两个“而”都是表转折;B项两个“然”都是“……的样子”;C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的意思;D项第一个“以”是“用”的意思,第二个“以”是“认为”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可以按照景物的特点。“我”的态度,船夫的态度几个方面划分节奏。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噫嘻,快矣哉,是游乎!”用倒装句的形式表达了“耳游”钓台后的感受。从“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这句话可知把“群山”比作了“云台诸将相”。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阅读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唐】杜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1.诗人以形象化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寓情于景诗歌中“      ”字最能体现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         字又最能隐射出诗人惜别友人时的依恋。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诗的一、二两句所展现的“春郊送别图”。

 

 

查看答案

作家寄语中学生写作

王蒙:

我觉得中学时代非常重要,一个喜好文学的人往往在中学时代就表现出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个性,乃至处于萌芽状态的才华。尽管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还相当有限,思想、心理也还不那么成熟。但是中学生特别敏感,开始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或者说努力学着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他开始用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情感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这对他一生的影响非常深远。

我希望中学生把作文写好,但是我不喜欢看那种年轻人做老年语、做未老先衰语的作品。我希望中学生能保持青少年的单纯和朴素,不要说空话、套话。如果太像大人的作品,等于瞄准了一些作家的创作,让人感觉到有一些勉强,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文章应多一点朴素的、单纯的、直抒胸臆的语言,不需要加太多的修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大家应多写这样的文章。

最真实地袒露自己,用许多辞藻、妙笔生花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

钱理群:

我想抄一段鲁迅的话,赠给年轻朋友:

“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我希望我们的中小学生,从现在开始,一辈子说自己的话,说真话,至少说较真的话。

余华: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一种创造的乐趣。最初写作时的主要乐趣是对词语和句子的寻找,那时候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自己坐下来,让屁股和椅子建立友谊,我刚开始写作时才二十岁出头,这是一个坐不住的年龄。想想当时我的同龄人在到处游荡,而我却枯坐在桌前,这是需要极大的耐心来维持的,必须坚持往下写,然后突然有一句美妙的语言出现了,让我感受到喜悦和激动,我觉得自己艰难的劳动得到了酬谢,我再没有什么可抱怨了,我枯坐桌前也同样有无穷乐趣。

对一个长期从事写作的人来说,有时候写作已经不单纯是在写作,更像是一种人生经历,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写作,长达一年或者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写作者的情感往往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同舟共济,共同去承受苦难,也共同去迎接欢乐。这时候得到的乐趣会让我们相信,虚构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加引人入胜。

我要谈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任何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写作者必须重视自己读者的身份。正是在阅读很多经典作品时带来的感受,才会不断纠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错误

(文章有删改)

1.通读上述材料,概括三位作家的主要观点。

王蒙:                                                      

钱理群:                                                    

余华:                                                      

2.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填空。

作家余华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他的乐趣分两个层级:最初写作时,乐在         ;长期从事写作后,乐在             

3.作家王蒙对中学生“开始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持肯定态度,但反对中学生作文“太像大人的作品”,你认为他的说法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4.余华觉得“正是在阅读很多经典作品时带来的感受,才会不断纠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错误”,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举出一个你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弯腰的父亲   

王春鸣

①我的儿子小树和同学打架,失败后向人示威:“我太阳公公的骨头是铁做的。”太阳公公就是我的父亲,他力气很大,一掌下去,砖头应声断开。拍一下桌子,所有的空碗都要一阵乱跳。就是这样的父亲,除了感冒和牙疼,从来看不见他身上有病。养育我们长大的这几十年,他就像个太阳一样在无数的日子里穿梭来穿梭去,教书、挣钱、奔波……浑然圆满,活力四射。

②可是,冬天刚来的时候,我回家去看他和妈妈;大清早在橘树下面,我捶了他一拳:爸爸,你为什么不站站直?弓着腰像个老头儿似的?他揉了一下腰,回答我:我每天要到上午十点之后才能渐渐站直,腰椎不行了。

③我装作去追一条狗,迅速地离开他。离开我弯弯的父亲。然后,隔了一条田垄又一条河,我远远地,远远地看着我的父亲,弯弯的父亲。

④我不想描述他的样子给任何人听,我心痛地等着十点钟的到来。我也不想问他,他的腰是何时开始这样的。问什么,难道问了之后,从前那些我没有在意的弯腰弓背的早晨就不存在了?我经常回去看他,那些下午与黄昏,他将电瓶车开得呼呼生风。他有时候说他血压高,半夜小便困难,我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觉得那都是人家父亲的病,关他什么事。还怪他总是听信报纸和电视里的保健品广告,买了那么多没用的灵芝胶囊虫草含片深海鱼油。他常常粗暴地反击我:我不吃怎么办啊,我已经七十啦!你看好了我一死你妈还能活几天!

⑤这些话真没意思。我不和他吵了。

⑥父亲也来追那条狗了,狗早不见了,我看着河里面他的倒影,风和流水将那块走动的影子,割得破碎和流畅。蓝天和白云,深不可测地经过父亲水中的身影。我忽然很想念弟弟,如果他此时在,我真想抱着他大哭一场,告诉他,我们的父亲老了。我把眼泪和鼻涕擦在身边的竹竿上,退到林子深处。再早几天,我的五爷爷,比父亲大十岁的他的小叔,忽然在睡梦中去世了。那时我刚刚接到五爷爷要过八十岁生日的邀约,没有人相信他就这样离开了,妈妈说她一闭眼,还看见他活生生地站在窗子外面喊,“胜玉,你开一下门来,我给你带了几个庙里的馒头。”但是,他就躺在那里了,任凭我的表姑们如何哭喊,一动不动。穿着孝衣的父亲那几天没有任何表情,他有时候走到他的小叔灵前,看一看,不流泪,也不说话。那时我就隐约觉得父亲有点老了,他不动声色的背后藏着某种不舍与畏惧。

⑦看着五爷爷安详的模样,其实我们都知道,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离别。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心里的暗暗害怕,这些都说明,爸爸妈妈真的老了,离别的日子,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了,而更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也意识到了。父亲他买回来给我们吃的鱼更大,他将藏着掖着几十年的工资卡密码在晚餐桌上宣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深情,自孩子幼年而始,经历了一长段的麻木期之后,又在他们晚年,被召唤出来,它岌岌可危摧枯拉朽,炽热如地火却又隐忍不发。

⑧那么,那些充斥着报纸和电视的保健品广告,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感激它们,使我曾经浑然圆满如太阳的父亲,在晚年放下一切雄心和梦想,一切奔波与劳碌,尘埃落定地,做着唯一一个梦——健康的梦。一个孤独的人,是可以通达和超脱的,但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总要未雨绸缪,想着将离别的日子推远一点,再推远一点。

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

(选自《散文》,有删改)

1.请写出我的儿子称呼我的父亲为“太阳公公”的原因。

 

2.比较下列两个句子结合语境分析哪一句效果更好。

原句:“还怪他总是听信报纸和电视里的保健品广告,买了那么多没用的灵芝胶囊虫草含片深海鱼油。”

改句:“还怪他总是听信报纸和电视里的保健品广告,买了那么多没用的灵芝胶囊、虫草含片、深海鱼油。”

 

3.第⑥段中,“那时我就隐约觉得父亲有点老了,他不动声色的背后藏着某种不舍与畏惧。”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的“不舍与畏惧”,是指什么?

 

4.第④段,“我心痛地等着十点钟的到来”,第⑨段“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我的情感从“心痛”到 “耐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查看答案

选出与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1)微不道(       

A.食不饱,力不        B.不为外人道也

(2)不及(       

A.在昼       B.记忆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划线文言词语的意思

之不以其道(              ②执策而之(      

置酒而招之(              ④先生不知何人也(      

猛浪若                  窥谷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