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填空。
①常恐秋节至, 。《长歌行》
② ,猎马带禽归。《野望》
③乡泪客中尽, 。《早寒江上有怀》
④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 , 。
⑥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来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其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的诗句是: , 。
⑦《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⑧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系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 , ”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遇见就是拐角的一个转弯,遇见就是早晨的一段问候,遇见就是生活中的一次缘分。遇见一个好朋友,成为最好的知己;遇见一本好书,成就精神的栖居;遇见一个好习惯,成就更好的自己……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遇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份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
尊 | 敬 | 的 | 张 | 先 | 生 | : |
|
|
|
|
|
|
|
|
|
| 您 | 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 | 致 |
|
|
|
|
|
|
|
|
|
|
|
敬 | 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店 | 主 | : | × | × | × |
|
|
|
|
|
|
|
|
| × | 年 | × | 月 | × | 日 |
游钓台记(节选)
【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①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②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③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④,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⑤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注释】①汉严先生: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他年少时就很有才气,光武帝多次召他为谏议大臣,他却婉拒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②夙:向来,一直。③舣:停船靠岸。④磴:山路上的石阶。⑤云台:这里指朝廷。⑥若:你。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框词语。
(1)舟发自常山 (2)清风徐来
(3)悉在下风 (4)若尝登钓台乎
2.下列划线框意思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此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非不杰然卓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山中之景何若 黔娄之妻有言
D.呼舟子劳以酒 自以为大有所益
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作者在“足不及游”钓台时,选择以“目游”、“鼻游”、“舌游”、“神游”、“(1) ”钓台,游后真切地感叹道:“(2) ”。其中“神游”时,作者将“(3) ”比为“云台诸将相”,衬托了他对严子陵的(4) 之情。
古诗文阅读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唐】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1.诗人以形象化的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寓情于景。诗歌中“ ”字最能体现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 ” 字又最能隐射出诗人惜别友人时的依恋。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诗的一、二两句所展现的“春郊送别图”。
作家寄语中学生写作
王蒙:
我觉得中学时代非常重要,一个喜好文学的人往往在中学时代就表现出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个性,乃至处于萌芽状态的才华。尽管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还相当有限,思想、心理也还不那么成熟。但是中学生特别敏感,开始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或者说努力学着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他开始用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情感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这对他一生的影响非常深远。
我希望中学生把作文写好,但是我不喜欢看那种年轻人做老年语、做未老先衰语的作品。我希望中学生能保持青少年的单纯和朴素,不要说空话、套话。如果太像大人的作品,等于瞄准了一些作家的创作,让人感觉到有一些勉强,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文章应多一点朴素的、单纯的、直抒胸臆的语言,不需要加太多的修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大家应多写这样的文章。
最真实地袒露自己,用许多辞藻、妙笔生花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
钱理群:
我想抄一段鲁迅的话,赠给年轻朋友:
“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我希望我们的中小学生,从现在开始,一辈子说自己的话,说真话,至少说较真的话。
余华: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一种创造的乐趣。最初写作时的主要乐趣是对词语和句子的寻找,那时候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自己坐下来,让屁股和椅子建立友谊,我刚开始写作时才二十岁出头,这是一个坐不住的年龄。想想当时我的同龄人在到处游荡,而我却枯坐在桌前,这是需要极大的耐心来维持的,必须坚持往下写,然后突然有一句美妙的语言出现了,让我感受到喜悦和激动,我觉得自己艰难的劳动得到了酬谢,我再没有什么可抱怨了,我枯坐桌前也同样有无穷乐趣。
对一个长期从事写作的人来说,有时候写作已经不单纯是在写作,更像是一种人生经历,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写作,长达一年或者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写作者的情感往往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同舟共济,共同去承受苦难,也共同去迎接欢乐。这时候得到的乐趣会让我们相信,虚构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加引人入胜。
我要谈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任何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写作者必须重视自己读者的身份。正是在阅读很多经典作品时带来的感受,才会不断纠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错误。
(文章有删改)
1.通读上述材料,概括三位作家的主要观点。
王蒙:
钱理群:
余华:
2.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填空。
作家余华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他的乐趣分两个层级:最初写作时,乐在 ;长期从事写作后,乐在 。
3.作家王蒙对中学生“开始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持肯定态度,但反对中学生作文“太像大人的作品”,你认为他的说法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4.余华觉得“正是在阅读很多经典作品时带来的感受,才会不断纠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错误”,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举出一个你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来证明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