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养一畦露水 许冬林 ①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

养一畦露水

许冬林

①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

②童年时,在露水里泡大,以为露水是入不得诗文的,直到读《诗经》里的《蒹葭》才开了心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风情画呈现于眼前:雾色迷濛,芦苇郁郁葱葱,美丽的女子在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如远如近……

③我的童年里也有睡在苇叶上的露水,但那是另一种风情。生产队里养着一条褐色水牛,农忙时节,孩子们大清早起来割牛草。我和堂姐相约着,去村西河边的芦苇荡里割草。卷起裤管下去,脚下的软泥滑腻清凉,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苇丛里的青草又长又嫩,几刀便可割一大把,有时还顺便割一把细嫩的水芹,算作中饭菜。出了芦苇荡,几个大青草把子拎在手上,一路滴着露水。我们的头发和衣服,也被露水打得湿透。仿佛洗了个露水浴,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是露水。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④那时候过暑假,晚上不爱在家里睡觉,而是在平房顶上露宿。堂姐堂哥堂弟,唧唧喳喳的一大群,自带凉席,都来我家的平房顶上睡觉。我们简直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星星为灯,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到后半夜,露水重重地下来,裹身的毯子又凉又软,翻个身,贴着堂姐的后背,听她说断断续续的梦话,窃窃想笑。星星在耳边,垂垂欲落,虫声蛙声都已歇了,四下阒寂。满世界,只剩下露水的清凉气息在流散、漫溢。露水里睡着,露水里醒来。清晨下房顶,常看见邻家的瓦楞上结着蛛网,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里摇摇欲坠。

⑤暑假一过,初秋早晨上学,穿过弯弯曲曲的田埂,也是一路蹚着露水去学校。到学校,一双小脚泡得好白,又白又凉,嫩藕一般,脚丫里有草屑和碎小的野花。那时候,常提着凉鞋上学,到了学校后,才下到学校前的池塘边,洗掉脚上的草屑和野花,将一双被露水洗得格外好看的小脚插进凉鞋里。有时不舍得插:是露水让一个乡下小姑娘拥有了一双不为外人知晓的好看的脚。

⑥成年之后,庸庸碌碌,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返,过着千篇一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有一日,读《枕草子》里写露水的几句,才想起自己似乎好多年没看见露水了。忙时只顾着抬头往前赶路,快!快!闲时只想饱饱地睡会儿懒觉,起床时,草木上的露水已经遁形。以至以为:露水,是只下在童年的!

⑦当然不是。露水一直在下,下在童年,下在乡村,下在有闲情闲趣的人那里。

⑧《枕草子》里写露水的笔墨多而有情趣,最爱玩味的是:“我注意到皇后御前的草长得挺高又茂密,遂建议:‘怎么任它长得这么高呀,不会叫人来芟除吗?’没想到,却听见宰相的声音答说:‘故意留着,让它们沾上露,好让皇后娘娘赏览的。’真有意思。”读到这里,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养花种草,不是目的,是为了给一个闲淡的女人去看清晨的露。烽火戏诸侯,裂帛博取美人笑,都不及人家种草来养露水的风雅。

⑨我读着《枕草子》,不觉痴想起来。痴想有一天……

⑩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生命短暂渺小,唯求澄澈晶莹,无尘无染。让美好持续,一如少年时。

1.请简要概括童年时“我”“在露水里泡大”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3.根据上下文,补写第⑨段“痴想”的具体内容。

4.请分析《养一畦露水》这个标题。

 

1.①苇荡割草洗露水浴 ②夏夜房顶宿露水中③秋晨上学露水美脚(抓住主要信息即可)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星星分别比作帐,灯,自己比作露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露宿房顶时凉爽、自由、舒展的感受。 3.示例:我能拥有一座庭院。我在院子里,种花种菜种草。清晨起来,临窗赏览,看我养的一畦一畦的露水。 要求:能联系上下语境展开合理想象,有对“花草”“露水”“自我感受”等方面的描写,表达顺畅。(想象合理,内容具体,表达顺畅各1分) 4.(1)露水给人以纯净之感。 (2)然而露水并不可养,作者却说"养露",实则是养一个清凉的自己,表达作者想要做一个内心纯洁清净的人。 (3)标题清新美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只要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要从写作手法,表现情境、表达情感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妙之处,要用评价语“生动形象”“突出”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补写句子必须根据上下文内容来分析填写,能联系上下语境展开合理想象,有对“花草”“露水”“自我感受”等方面的描写,表达顺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标题常见的作用有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有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有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等。解答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积累

(1)黑云压城城欲摧,                  

(2)角声满天秋色里,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宣王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问宣王曰:“荆王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1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2具:备办。3香居:齐国大夫。4释:放弃,放下。5为无主 :没有君主6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记载文字。

1.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两处

也。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齐宣王大室                                 

2遽召尚书曰:“                                

3.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

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的主要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住。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的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颔联,颈联重在叙事,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意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查看答案

对下面语段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日前,接过经人大代表、老红军等几经辗转的100元钱,朴实、黑瘦的江西赣州果农陈忠欧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果农为表示对中央振兴赣南苏区好政策的感谢,委托人大代表向李克强总理赠送脐橙,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交际礼仪。然而,李克强总理却坚持原则,特意让代表帮他给果农带去100元水果钱,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脐橙虽不贵,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李克强总理的拥护与感谢;钱虽不多,却体现了李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李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很好地诠释了他的为官理念:把自己当作人民公仆,把服务群众当作分内之事。这与李克强总理的一贯作风是一致的,无论是为高考考生让路,还是冒雨深入基层一线,无不体现了这种“100分为民心”。

A.果农收到李克强总理让人大代表捎来的100元水果钱。

B.100元水果钱彰显李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

C.果农为表感谢,委托人大代表向李克强总理赠送脐橙。

D.李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诠释了他的为官理念。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