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就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就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③卷面整洁,字迹端正,不少于600字。

 

例文 我毕竟走过 我毕竟走过毕业,像一个句号,结束了我们的小学生活。散伙筵席,举手话别,一切似乎都预奈。我们从此分别,各奔东西,但至少,我们曾经一起走过。 毕业前,时间过得好像流沙,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那些日子。我忙碌着,为了初中考努力着。那时候,我们很辛苦,很疲倦,但因为有同学们的并肩作战,我们痛并快乐着。 漫步于校园,想一想六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在这里,它见证了我们六年的成长。 一和二年级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太多的新鲜扑面而来,激动和紧张,陌生和好奇,当然也有许多的不适应。但是新同学的友善和新老师的和蔼,使我们不再畏惧前方的路。 三和四年级的时候,生活变成了橙色,那时候的我们有些叛逆,有些不羁, 有些轻狂。自认为长大了的我们总喜欢和长辈对着干,总爱凭着感情做事。但在学校的生活中,我们像一个大家庭,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一起歌唱,一起呐喊,那声音荡涤在回环的走廊,那般悠长…… 五和六年级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学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业量也越来越大,扑面而来的的是无数的练习册和试卷。在题海中,我们也曾迷茫过,也曾彷徨过,但因为心中的理想,我们皮荆崭棘,勇敢前行。 而如今,我们毕业了,一切仿佛一首没有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那些彩色的岁月,那些美好的记忆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籍。 在别人的同学录上写上自己的信息,字迹变成了无限的伤感符号。阳光下淡然的笑靥,却也能看出心底的不舍,照相机的定格,我们的容貌留在了那一刻。眼泪,倾泻出了我们的无限哀思。 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的美好的六年,盛开过的花儿……。 【解析】 试题分析:“我毕竟走过”的作文命题中的三个关键词,“我”界定了内容主体,文章应以第一人称行文,叙写我的真实体验和感悟;“走过”,过去时态,意为“经历过”“体验过”“感悟过”,所以这界定了我们叙述的应该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毕竟”本意为“终归、终究、到底”,有“曾经的经历我不后悔”的言外之意,其表意的侧重点在“曾经经历的苦痛、挫折、失败等都成了我生命的经历和人生的财富”,正如普希金所言,“而那过去了的”,已经“成为亲切的怀恋”。从审美角度看,一般而言,“苦痛的经历”因为体验深刻,内涵丰富,往往能够变成酿造文章的“酒浆”,所以“走过”在选材时,最好是选择“苦痛的经历”,特别是自己真实生活中体验充分、感悟深刻的“苦痛的经历”,其真实的体验、深刻的感悟能为文章写作提供最好的“酿造原材料”。 当然,“我毕竟走过”也可如导入语那样,选择“一路顺风的畅快”的“甜”。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纯粹的,没有波折的,没有深刻体悟的“一路顺风的畅快”的“甜”,是很难出彩的。鲁迅在写生活的“甜”的《社戏》时,就充分叙写了“戏前的波折”“戏中的曲折”“戏后的余波”,而这系列“波折”,才是“走过”社戏的“甜蜜体验”的秘笈。 特别提醒的是,初三的同学们在选择“走过”的时间节点时,会无意识地选择毕业年级中诸如“体考”“抽考”的酸甜苦辣最为丰富的经历,这种共同的思维倾向,极有可能导致最后阅卷场上作文素材“开碰碰车”的现象,这些大同小异的“碰碰车”开来开去,是很难调动阅卷老师给出高分的冲动的,这需要写作者掌握选材策略,尽量选择自己独特而与别人不雷同的素材,如失败的卖报,如牺牲月考成绩写出一篇高质量获奖征文,如寒假拒绝补习文化课,去烹饪学校学几招烹饪技艺,给爸爸过生日来一个惊喜。 如果要来一番深刻立意,新颖构思,也可以“嫁接课文素材”进行“新鲜表达”。如以课文《蝉》《贝壳》《落难的王子》的蝉、贝壳、落难王子的经历的素材,设置天堂聚会,以上帝与他们的对话为方式,让他们在和上帝的对话中表达“我毕竟走过”的主题。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时代的萤火虫

里则林

时候老师教我们念:世界它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长大了明白,那承载美丽色彩的画卷,有时可能只是一张单薄苍白的纸但是却不能影响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②我上高中的时候,门口有一条热闹的街,那里全是地摊。

③那条街上,有一对盲人夫妇,起早贪黑卖鼠药。他们两个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在相隔十几米的地方,各摆着一个摊位。那时他们手里各自拿着两块小竹板,时不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④第一年,我以为那是他们招揽顾客的方法。第二年,我觉得他们是某个秘密组织的线人,在打着摩斯密码。第三年,那天我毕业了,下午我走过那条街,经过盲人丈夫旁边时,他手里的竹板正好响起,紧接着十几米外他的妻子手里的竹板也响起来了,然后丈夫手里的竹板换了个节奏又响了起来。如此反复了几次。这时我看到盲人夫妇的脸上挂起了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温暖、知足,融化在了夕阳下、晚风里。

⑤看到那个笑容我才明白,原来竹板声不是为招揽生意,也不是摩斯密码。他们也许永远不知道他们头顶上的天空有多蓝,也不知道旁边卖的花有多美,但是他们知道彼此依然相依相伴,从未走远。他们不像很多夫妻一样,能看到彼此的脸,但是很多夫妻却也不能像他们一样,看到彼此的心。他们眼里的漆黑和生活的苍白,因为彼此的温暖,变得五颜六色。这让我想起了黑暗中的萤火虫,那一个个闪烁着晶莹光华的亮点不断地在半空中划出漂亮的轨迹,在浓浓的黑暗中营造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立体图画。

⑥我曾经遇到一个小男孩,他每天下午6点会准时到他爸爸的小推车那里,他爸爸是卖山东煎饼的。我经过那个地方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小男孩,他茫然地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眼里总映射出一般孩子所没有的孤独。他偶尔自己在旁边玩树下的小草,偶尔趴在一张塑料凳上写作业。晚上9点多的时候,他困了,就枕着小书包睡在爸爸手推车旁的一块硬纸板上。我经过他身边的时候总是看着他,他也看着我,然后我对他眨一下眼睛,他却马上看向别处,仿佛害羞了一样。

⑦有一天晚上,一个中年男子经过,小男孩的爸爸不小心把面糊溅到了那个中年男子的衣服上。中年男子大发雷霆,指着小男孩的爸爸开始骂。小男孩的爸爸很窘迫,一个劲地道歉,脸上尽是无奈和委屈。我透过人群看到了小男孩,小男孩的眼里满是惊恐和无助,紧紧地抓着爸爸的衣角。

⑧后来中年男子终于骂舒服了,走了。小男孩的爸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凳子上,也许是在儿子面前丢脸了,也许是感到难过和委屈。小男孩站起来,在后面轻轻地拍着爸爸的背。小男孩的爸爸摸着小男孩的头,在远处我看到他嘴里说着什么,也许在安慰小男孩,告诉小男孩他没事。

⑨那时,我正好走到了小男孩爸爸后面,看到小男孩爸爸落寞的背影,看到小男孩爬到了爸爸的腿上,然后抱着爸爸的脖子,脸对着我。小男孩就那样安静地抱着爸爸,手轻轻拍着爸爸的背,眼睛里一扫往日的孤独,有的只是心疼。那一刻,我觉得难过又温暖。只是突然,小男孩的眼里竟然一滴一滴地流出眼泪来。小男孩咬着嘴,也许在努力忍着,不让爸爸发现,手不断交替着擦自己的眼睛。

⑩我想知道,有没有老师教这个小男孩念过“世界它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上面有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地,金黄的麦田上跑过一群鸭……”

⑾我曾经见过世界上最美丽的河流,是辛勤劳动的人们脸上的汗水;我也见过世界上最雄伟的山峰,是那些长满老茧却坚实可靠的肩膀;我还见过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儿,开在那些孤独却仍然微笑的人们脸上。

⑿有很多人就像这个时代的萤火虫,卑微、孤独、不被人所理解、不为人知、没人注意,但他们彼此温暖。每当你的黑夜来临,他们总会扑哧扑哧地飞到你面前,带着自己小小的亮光,在这个无边的世界里,哪怕只温暖和照亮了一平方厘米的地方。

⒀黑夜里,他们的眼睛,就像萤火虫一样美丽。

1.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加横线句的理解。

2.指出下列句子中“温暖”的具体原因。

(1)那笑容温暖、知足,融化在了夕阳下、晚风里。

(2)那一刻,我觉得难过又温暖

3.第六段中对 “小男孩”的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时代的萤火虫”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 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 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

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④⑤两段,请概括读书有哪些好处?

3.文章①-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简要说明其作用。

 

查看答案

修复大脑不是梦

(1)2013年5月,复旦大学张素春教投领军的科研团队首次将人类胚胎千细胞成功地转 化成特定的神经细胞,并将转化后的中间细胞注入到小鼠大脑中,使已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恢复了学习和记忆能力。该成果第一次证明人类干细胞可以成功植入到大脑中,对治愈各种神羟功能缺陷疾病有重大意义

(2)张素春团队选中了一种不会排斥其他物种移植物的特殊品种的小鼠,他们首先“蓄意破坏”了小鼠大脑中掌握“学习和记忆”、被称为“内侧隔阂”的大脑区域的线路,使小鼠暂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植入后的干细胞立刻形成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神经类型,它们分别与大脑中“指挥”行为、情感、学习、记忆、成瘾和许多其他神经问题的化学物质氨基丁酸或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进行有效沟通,并响应来自大脑的化学指令,开始特化并与海马体中的适当细胞相连接。测试证实,这些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连接”成功的小鼠,常规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了有效恢复,评分明显优于那些依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尤其在“水迷宫”测试中,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小鼠对迷宫的设置记忆清晰,应对自对照组小鼠面临迷宫则慌作一团,不知所措。

(3)干细跑移植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细胞替代来修复大脑损伤,前景诱人。但教授指出,目前干细胞治疗还不大可能立即产生效应,因为许多精神疾病仍难以确定是大脑的哪部分出现了问题。节选自(《生物读本》

1.文章第2段画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句子分析其作用

2.文章第(3)段中“目前”一词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北宋)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释】①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春阴:春天的阴云。川:指水流

1.诗歌第二句中“时有”两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歌后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查看答案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1.下列句中的“之”与“樊将军亡秦之燕”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B.处处志之

C悍吏之来吾乡                    D故为之说

2.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事。

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

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太子丹                 

                     

奈何以陵之怨            

可与之               

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

(2)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