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作者在前文中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接着又说“无丝竹之乱耳,”前后是否矛盾?从中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上”和“入”用得好不好?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

3.刘禹锡自比诸葛亮,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1.不矛盾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喻指宫廷之音。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态度。(也可以围绕前者是作者情趣高雅,后者是作者没有公务缠身来谈。) 2.对偶,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变得更加生机勃发,流露出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也突出了环境的恬静雅致 3.围绕:安贫乐道 淡泊名利 高雅脱俗 才华横溢其中一条谈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种一般回答不矛盾,疏通全文,分析看似矛盾的地方的原因,然后进行作答。不矛盾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喻指宫廷之音。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态度。(也可以围绕前者是作者情趣高雅,后者是作者没有公务缠身来谈。)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第一问考查的是修辞手法,首先要了解修辞手法的类型,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判断,第二问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运用对偶,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变得更加生机勃发,流露出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也突出了环境的恬静雅致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疏通全文,结合平时学习中对诸葛亮的认识,进行分析概括作答。围绕:安贫乐道 淡泊名利 高雅脱俗 才华横溢其中一条谈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翻译】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富哦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校开展“汉字趣味解读”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查找资料,合作讨论,收获颇丰。

甲组同学从量词入手,写一段发言材料,请举一例,并加以适当解释,使材料

更加充实丰富。

汉语中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如:一“眼”井,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眼眸么?如:一“壶”漂泊,那一壶醇酒承载着游子多少相思啊。又如: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乙小组同学从汉字结构入手,发现将某些汉字拆开并加以联想可以有新的理解。

如: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

舒——善于取舍,乐于给予,才能安然快乐。

请从“拓”“劣”“盼”三个字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桃花源记》总括园中内景,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的是,                            

《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望岳》中描写泰山之大的诗句是                     

史学界所说的“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指的是        这一部国学经典著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         这一部国学经典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它出自         书名,作者是    国籍          作者,文中的主人公是        

 

查看答案

观察徐悲鸿的面作《马》,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