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②,公被孤白③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雨雪:下雪,“雨”作动词,音yù。②雾(jì):雪止天晴。③狐白:狐腋下的白毛。④闻命:听从教诲。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婴闻古之贤君( ) ②逸而知人之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3.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 (朝代)诗人 (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便要还家( ) ②便扶向路( )
3.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第一自然段用简练的文字描写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有何作用?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5.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名句积累与运用
(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 (柳永《凤栖梧》)
(2)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5)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最能体现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写作者客居他乡于潇潇雨夜中,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逢的希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请你以“家庭中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rǔ)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子随之而泣
2.下列加横线“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B、曾子之妻之市
C、借旁近与之
D、不能称前时之闻
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女还,顾反为汝杀彘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遂携拯如初
D、学而不思则罔
4.《曾子杀猪》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天上的街市》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给下面诗句标出停顿和重音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中的“朵”字用得怎样?
3.《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的故事与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区别?诗人这样写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