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一树樱桃绿映红》,完成问题。 一树樱桃绿映红 包利民 樱桃是我心里的点点星...

阅读《一树樱桃绿映红》,完成题。

一树樱桃绿映红

包利民

樱桃是我心里的点点星光,樱桃树便是生命中永不消散的一抹眷恋。那时邻家的南菜园里,便生长着一棵樱桃树,每当粉红的花儿绽满枝头,邻家小妹妹的笑脸里便漾满了春风的涟漪。那个时候,我就在树下,教她一笔一画地写字。

邻家那时极贫困,几个孩子都没上过学。而最小的妹妹,却很是渴望能认字看书,每一次我放学回来,她都要跑来看我写作业,就那样认真地看着,眼中闪着幽幽的光亮。她出人意料地聪慧,那些字,她都学得极快,夸她,她只是浅浅地笑,像风过水面。

樱桃树上的花儿落尽,嫩绿的叶片便悄悄地覆盖,就像换了一种心情。再近两个月后,樱桃便成熟了。这个时候,邻家小妹妹便会捧着樱桃送给我。那些珠儿般的红樱桃,就躺在她洁白的掌心,在阳光下,直入心灵的美。

二十五年过去,在这离乡千里的城市,当买下现在所住的房子时,惊喜地发现窗前竟有两棵樱桃树。于是有一种巨大的亲切感,仿佛故乡的气息,穿透重重的时光,轻轻地落入心底。

从故乡的小村搬走的时候,我才十四岁,是一个夏天,微雨,邻家的樱桃树正是果实成熟的时候,回头看,那些红红绿绿被雨洗得越发清新,而我的心,却被洗得满是濡湿的伤感。邻家小妹妹的眼中也下着雨,她就躲在樱桃树下,看着我坐的车渐行渐远。

一树樱桃绿映红,是我心里离别的背景,还有,树下那个小小的无助的身影。

当辗转的二十多年消散于时光深处,当那两棵樱桃树摇曳着走进我的眼睛,就像岁月的流水再度漫过心上,尘埃尽去。隔年的春天,樱桃树开花了,让我惊奇且惊喜的是,这两棵树,竟是白色的花朵。不是记忆中的浅粉,而是一种柔软的白,只有细细的几丝花蕊是粉红色,使得凝望间,在洁白之中闪过不易觉察的粉。

然后,樱桃就红了。在这异乡,那些鲜红的樱桃点亮了所有的过往。在红绿之间,每一缕风都缠绕着我的眷恋与回忆,让我在遥远之处,在每一个四季轮回间,都能于小小的窗前,感受到故土的气息。心儿便漫流成河,成海,任幸福将我围绕。

1.赏析题目“一树樱桃绿映红”的妙处。

2.故乡的樱桃树下有两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请分别为这两幅画配上简短的标题。

1

2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横线字的表达效果。

1夸她,她只是浅浅地笑,像风过水面。

2当买下现在所住的房子时,惊喜地发现窗前有两棵樱桃树。

4.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得情景交融,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5.“在这异乡,那些鲜红的樱桃点亮了所有的过往”,请阅读全文,探究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1.①是我心里离别的背景;②富有诗意,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③表达出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2.树下教字图 树下目送图 3. (1)与前文的“幽幽”相照应,突出小妹妹的文静与可爱。 (2)“竟”字出人意料的意思,表现我意外地发现窗前的两株樱桃树时的惊讶、兴奋和喜悦之情。 4.表达了“我”离开故乡、离开邻家小妹妹时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 5.因为故乡也曾有一株樱桃树,在树下“我”教邻家小妹妹写字的情形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一切回忆都与樱桃有关,在异乡,看到这鲜红的樱桃,就想起了故乡的点点滴滴,作者这样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标题作用的分析。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从文中“一树樱桃绿映红,是我心里离别的背景,还有,树下那个小小的无助的身影”可以理解其作用,还要从“在红绿之间,每一缕风都缠绕着我的眷恋与回忆”体会出“我对故乡的眷恋。”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小标题的能力。小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从“那个时候,我就在树下,教她一笔一画地写字”这件事可以概括为“树下教字图”;从“邻家小妹妹的眼中也下着雨,她就躲在樱桃树下,看着我坐的车渐行渐远”可以概括为“树下目送图”。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这题属于赏析题,要求考生针对所给句子,调动品味语言方法的积累赏析句子。需要考生对考题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然后,找准品“点”。关键词语一般指勾住自己眼睛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浅浅”突出了小女孩的可爱;“竟”写出了“我”在发现窗前的樱桃树的惊喜。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这句话进行了景物描写,表现出雨中樱桃树的美,而“而我的心,却被洗得满是濡湿的伤感”却鲜明的体现出离开故乡和小妹妹的不舍。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故乡的过往”包括故乡的樱桃树以及树下教字、送别的场景,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生存是最大的机会》,完成题。

生存是最大的机会

朱慧彬

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然而,谁会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苦苦耗尽了100年的光阴。

在这100年中,它只是静静伫立在高原上,栉风沐雨,用叶子采集来自太阳的点点光辉,用并不粗壮的根一点点地汲取大地的养料……就这样默默积聚着自身的能量,饱受着风霜的煎熬,坚守着自己生存下去的信念,等待100年后生命绽放时的惊天一刻。然而即使在这惊天绽放的一刻,它被人们发现的机会相当的少,如果在这个两个月的花期中,它不被人们发现,它将静静地死去。

感谢上天,有两位旅行家先后发现了它。第一位是在它艰难伸展枝叶的第30年,另一位是在它花开的那一年。第一位只留下短短的一句记载——它活过了30年;另一位是一位叫安东尼奥雷蒙达的旅行家。后者在南美徒步探险,已是精疲力尽时嗅到了山顶上浓郁的香气,并最终闻香寻径找到了它。安东尼奥雷蒙被眼前情景惊呆了:高达10的巨大花穗,像一座座塔般矗立着。每个花穗之上约有上万朵花,空气中流动的浓郁香气包围了整个山谷。

那一年就是1867年,于是这种不知的花有了自己的名字,人们管它叫“普雅花”英文名为 Puya raimondii。它的花语后来被人们称为“坚守”。

那时的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在地中海东岸的沙漠中,同样生长着一种与“普雅花”相似的一种植物。它也不按自然的常规来舒展自己的生命,如若没有雨,它一生一世都不发芽、不开花。它与普雅花一样默默地储蓄生命所需的能量,坚守着生存下去的信念,固执地等待百年难遇的一场雨,哪怕那只是一场毛毛雨,不论这场雨在落在日里,还是夜里,它都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发芽、开花。并且赶在水分被蒸发之前,抓紧时间做完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这种植物似乎只属于地中海东岸的沙漠,它的名字就叫沙漠蒲公英。

如果说,普雅花承受了百年的煎熬,攒足了一个世纪颜色,圆了自己百年的梦想,最终以坚挺,庄严的姿势向世人见证了它活着的价值。那么,与普雅花相比,沙漠蒲公英的花期,甚至它生命中有价值的那一部分更为短暂,甚至它的花色太过平凡,根本无法与普雅花惊世之美相比。但与普雅花一样,因为它穷尽一生的坚守,顽强生存下去的智慧与信念,同样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用百年风霜中的坚守换一次的美丽,用长达一生的时光换一季的花开,这需要多么惊人的信念与智慧。人的生命不过百年,就是在地震、泥石流、洪灾、空难、金融危机等种种不可卜知的灾难与威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不能明白,有时,生存下去——才是最大的机会;而往往最伟大的成功,也并非为了灿烂世人的眼睛,不过是在丰盈自己的一生。

1.文中写到两种花,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列举了两个具体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说普雅花被人们发现的概率相当小?

4.文章最后一段说:“而往往最伟大的成功,并非为了灿烂世人的眼睛,而是在于丰盈自己的一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语。

1水尤清        :

2然不动       :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平坦如荠  :

2.翻译下列句子。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译文: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译文: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答: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诗。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

送李瑞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1.前四句中                         这些意象透露出诗人离别的惆怅。

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空”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①主人公保尔是在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 的意志, 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2.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我们不能忘记那位走投无路、落水而亡的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长城是盘踞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条巨龙,她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就已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连接秦、燕、赵三国长城,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学了本专题后,相信你对长城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请你尝试回答下面问题。

1.学校准备拍摄一部“长城专题”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

“建筑” :巧夺天工

2.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熬,长城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请你为保护长城提两点建议或保护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