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 “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存;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1.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1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2节日里:                          

3生病时: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境;

4上学时:                         

2.赏析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

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

3.第⑥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

 

1.(2)我和弟弟翘首以待食物的情形。 (4)父亲风雨无阻送儿上学的艰辛之景。 2.用”跨”、”冲”等动词生动地描写出了我和弟弟急切地想坐到前面的单杠上按车铃的心情。 3.(1)点明了父亲送儿治病的时间; (2)通过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渲染了温馨的气氛。 (3)突出了父亲送孩子上医院的艰辛,表现了父爱的主题; (4)景物描写被赋予了情感,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一分。) 4.(1)构成行文线索,串起父子生活的点点滴滴。 (2)寓情于物,在西安父亲对儿女的挚爱之情 (3)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意蕴丰富独特。(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一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提取概括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照题目中的提示,先找到所示的两个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的相关性,以情节中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等要素概括另两个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用”跨”、”冲”等动词生动地描写出了我和弟弟急切地想坐到前面的单杠上按车铃的心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 试题分析:在叙事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1)点明了父亲送儿治病的时间;(2)通过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渲染了温馨的气氛。(3)突出了父亲送孩子上医院的艰辛,表现了父爱的主题;(4)景物描写被赋予了情感,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叙事文章的标题一般来说有充当线索、点明主要情节、突出主题的作用。根据文章标题与内容的判断如判断有哪一方面的作用。标题有独特之处的,可以从吸引读者、设置悬念方面来概括。(1)构成行文线索,串起父子生活的点点滴滴。(2)寓情于物,在西安父亲对儿女的挚爱之情。(3)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意蕴丰富独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文比较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父            

②但当涉猎           涉猎

2.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甲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伤这一主题是如何体现的?

4.《伤仲永》中方仲永天资聪颖却终未有所成,《孙权劝学》中吕蒙战功卓著却能学有所成,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其中的原因。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                   明月来相照。

2                   ,赏赐百千强。

3峨眉山月半轮秋,                   

4                   ,云从窗里出。

5                   ,何人不起故园情。

6                   ,凭君传语报平安。

7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查看答案

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无声润物三春雨,               

 

查看答案

选出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野草》

B《伤仲永》—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

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法国

D《孙权劝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木兰迷”倍加赞赏。

B眉山多风光,绿树葱茏的瓦屋山、神奇美妙的老峨山、碧波万顷的黑龙滩……令人目不窥园。

C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D市长慷慨激昂的演讲,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