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书是一种修炼,无关节日 李黎 ①这三年,因为一直在坚持做读书会,所以对世界读书...

读书是一种修炼,无关节日

李黎

①这三年,因为一直在坚持做读书会,所以对世界读书日这样的节日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也越来越感受到民众、媒体、国家对于读书的重视。每逢读书日,无论是微博还是朋友圈,有关读书的话题,都会让人有被刷屏之感。而节日过后,满屏书香的情况则急转直下。读书日远去了,你还读书吗?我这样问自己,也这样问身边的朋友。

②曾听一位学者谈读书,他讲到现在的年轻人读书有三难,一是难于抽出时间,二是难于静下心来,三是难于持之以恒。的确,碎片化阅读占据了人们零碎的时间,大家习惯了一张图读懂一件事的快餐,失去了品读的耐心。且不论经典的“大部头”,哪怕稍微长一些的文章都无法安静地读完。拿起一本书,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我能得到什么,功利之心已让其无心阅读“无用之书”,更谈不上思考玩味。前段时间,那句“读书读傻了”让舆论哗然,也一语道破了不少人对书的态度,我们的社会似乎丢失了对钻研书海的尊重和羡慕。

③人类需要阅读,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对青年人而言,“清茶一杯,手捧一卷”,读的书越多,才越能不被外界所扰,才越能比别人走得更远。更重要的是,要把读书的所思所想整理成文字,才能真正地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很久之后,当你再次捧起那些读过的书,没有什么比读书笔记更能重拾当时的心情,更能看到自己思想的变化。正所谓“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柱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

④俗话说,想做一件事,总会有理由,而不做一件事,也总是能找到借口。“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可以成为坚持阅读的动力,而放弃阅读有时也不过一个“忙”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可见,“忙”并不足以为不读书的借口。有研究指出,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就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读书更需要水滴石穿、坚持不懈的韧劲与恒心。

⑤读书日已过去,阅读却不能骤然降温。书香社会的建设不仅仅是实体书店,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读书队伍。装进自己脑袋的书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读书更应是一种自我修炼,无关节日。

1.根据提示,理清文章思路。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分析当前读书现状、_____________、读书需要的态度,最后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段2.概括现在人们失去了品读耐心的原因。

3.文中划线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什么作用?

 

1.提出自己对“读书节”有一种特殊的情怀。 说明“人类需要阅读,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的道理 归纳论点 “读书更应是一种自我修炼,无关节日。” 2.一是难于抽出时间,二是难于静下心来,三是难于持之以恒。功利之心已让其无心阅读“无用之书”,更谈不上思考玩味。我们的社会似乎丢失了对钻研书海的尊重和羡慕。 3.引用名人语言作论据,有说服力,说明了“忙并不足以为不读书的借口。”这个道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议论文结构形式和思路、论证方和语言。把握议论文的结构: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议论文语言具有准确、逻辑严密、富有概括力的特点。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无论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证据,证明论点,不同的是,有的论据直接证明中心论点,有的论据直接证明分论点,间接证明分论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父亲的大学

高冬梅

①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委琐俗气。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

②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上学,父亲从未说过,我也没问过。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

③父亲不识字,闹了不少笑话。听说有一回父亲进城,直通通地就走进了女厕所,被一个女工骂了出来。父亲吓得魂不附体,苦苦哀求,后来甚至下了跪。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扬开了,有大半年的时间,父亲在村里走路,头总是垂得很低。

④这事虽然与我无关,但既然发生在自己父亲身上,我也就很难为情。每当看到或听到村里那些长舌的男人女人饶有兴致、添油加醋地谈论这件事时,我无不转身落荒而逃。回到家,真想戳着父亲的鼻子问他当初为什么不上学不读书,而偏偏去做那些纺棉花的女人活。但看到父亲寂寞苍老的样子,又禁不住顿生怜悯,真想抱住父亲的腿大哭一场。

⑤我上了高中,有一次,父亲怯生生地说想到学校来看我。听了这句话,我顿时感到一阵寒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父亲,学校共有几处厕所,男厕在哪一边,不厌其烦地给父亲讲解“男”字与“女”字的不同。父亲不说话,只低头默默地吸烟。返校后我忐忑不安地等父亲来,夜里偷偷地拿红粉笔去加重厕所上的那个“男”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高考前夕,我回了 趟家,到家时已近黄昏,但家门却还紧锁着。我坐在大门旁的石头上等父亲,看着黄昏一寸一寸地爬上泥墙。邻家婶子从家里走出来,抬头看见我,说:梅子,你咋才回来?你爹犯胃病吐血了!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婶子又说:现在好了,昨儿出的院,这会儿在地里忙呢!我拔腿往田里跑,远远地看见父亲腰里扎着一根草绳子,那么瘦小枯干!我跑上去,默默地站在父亲身后,眼泪簌簌而下。父亲说,很晚了,咱回家吧。我与父亲拉着排子车往家走,一路无语。一抹晚霞在西边的天空灿烂地燃烧,映照着我羞红的脸。

⑦终于等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的话突然多了。我很难理解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怎么就一时那么能说起来。凡是能想起来的,他都往外说。当年为啥不进学堂念书呀,那是因为家里穷呀,要是都上学,还不把你爷爷奶奶活活累死呀!你大伯三叔四叔都上过大学,就我没上过,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有时说得母亲烦了,就顶他:你歇会吧,自己的肠子还用别人给你量么!但父亲似乎已经不再怕母亲,仍是趾高气扬地说个不停。

⑧临上大学的前一天,一向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的父亲摆了满满两桌酒席,把村长、支书、我小学的老师连同村里有些许墨水的人,都请到家里来。父亲红光满面,大声地说着些谦虚里透看骄傲的话,与他们碰杯,与他们喝酒。父亲谈笑风生,神采飞扬,全没有了往日的卑下与委琐。我躲在灯影里,泪流满面……

1.文章以“父亲的大学”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2.“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的原因是什么?

3.赏析下面划线词、句的表达效果。

(1)我“”地站起来 ,电击了一般。

(2)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

4.理解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达的意思?

5.“可怜天下父母心”,请结合本文和个人生活实际谈谈对此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1.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处            阙:通缺,中断缺少 

B.妙用真人祠       谒:拜谒

C.凄异            属引:吸引   

D.然十二峰者不可见  悉:全、都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下面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B.文描绘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C.两文都是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D.两文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4.两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诗词赏析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     ,第二幅是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阅读《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发布“2011年家庭收入与幸福感有关系”调查一览表。回答下列问题。

收入

很幸福

幸福

比较幸福

一般

不太幸福

不幸福

很不幸福

全国平均

1739

5161

3422

3920

538

919

381

2万以下

1479

449

2940

4466

657

1146

493

2—5万

1759

5407

3648

3839

473

754

281

5—10万

2197

6324

4147

2924

406

752

346

10万以上

3171

7179

7179

1936

379

884

505

1.从上表的比较阅读中,你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作为一名八年级学生,你认为真正的幸福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请以“幸福”开头,依照例句的句式,仿写两句,构成一个排比句。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       ,幸福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了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上文选自       》,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           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           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的行尸走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