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依据原文为下列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 ...

依据原文为下列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        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A勾勒  B勾画

②细细        ,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A聆听  B谛听

 

①A②B 【解析】 试题分析: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倾听”意思是认真地听取,“谛听”意思是注意地听,用在此处比较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穷困缭倒     惟妙惟肖     触目伤怀     讲信修睦

B.切切察察     荡然无存     长途跋涉     巧妙绝论

C.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     大庭广众     锐不可当

D.情郁与中     仟陌交通     落英缤纷     风尘苦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愧zuò) 匀称chèng  gā)   黄发垂tiáo

B问(jié)  yì)    唐(tuí) 石青之(sǎn

C.吊yàn  cóng   歪(zè)  雾凇砀(hàng

D足(zhú)  qiè)    jìn 无迹(kě)

 

查看答案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感谢有你,让我得到了更多,更多......

这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经历,以“感谢你给了我更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在上段文字中,作者从生长环境、外形体态、风度气质等方面,描绘出了莲花的独特形象,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另选一种植物进行描写。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晨光晒弯了父亲的背(徐立新)

“当,当,当……”堂屋里的闹钟响了12下,父亲翻身起床,借着窗外的朦胧月光,摸索着穿上衣服。

之后,他蹑手蹑脚地摸进漆黑的厨房里,站在黑漆漆的灶台前,将白天已洗净的红薯,一个个地码进两口大锅里,再加冷水,盖锅盖。

接着,灶台下两口串通的锅洞,被父亲塞进几大把麦秆,“嗤……”他划燃一根火柴,然后将它扔进麦秆里。“通”的一声,灶洞里瞬间明亮了起来,火光一下映红了整个灶台,以及父亲那满是沟壑的脸庞。

父亲要将两大锅的红薯烀熟,然后赶在天亮前,挑到20里外的集市上去卖,以一点点地赚取我新学期的学费。

7月的夜晚,闷热难耐,坐在两口火光闪闪的灶洞前,更是无比酷热。汗水在父亲的“沟壑”里流淌开来,但他顾不得去擦,他要双手并用,左右开弓,同时照顾两口灶洞,以确保它们不会熄灭。

不知何时,我被一股浓浓的熟红薯香味给唤醒了,我知道该要起床了,因为今早,我要陪着父亲赶一回路。

灶台前,烀熟的红薯已被父亲捡进两个水桶里,在它们的最上面还盖上一件棉衣,以防热气跑掉。

“二娃,上路了。”父亲将一只手电递到我手上,然后弯下腰,憋足气,慢慢地挑起两只水桶。

乡下的凌晨很黑,山路更是崎岖不平,我打着手电跟在父亲后面,替他照路。一百多斤的担子将年迈的父亲压得没有余力和我说话,我们父子俩寡言得如同那长长的、寂静的夜路。

走完一半路时,需要摆渡过一条河,“有人要过河。”父亲连喊了好几遍,但除了引来狗的一遍遍狗狂吠外,无人回应——摆渡的人正在甜甜的睡梦里,根本不愿醒来搭理父亲。

时间耽搁不得,父亲决定自己将船摆渡过去,他解开船缆绳,让我用劲拉住,然后挑着担子就往船头上。他忘了自己是山里人,一不识水性,二不会划船。

果然,由于步子迈得太猛快,船头忽地朝水里沉扎下去,我一松劲,缆绳随即脱手,船身剧烈地摇摆了起来,致使尚未站稳的父亲,带着一只水桶同时朝河里掉去。

但在落水前,父亲猛地用力将那只水桶推到船上,而后才“扑通”一声落进深深的水中。他在水里使劲地挣扎,极力想浮上来,但又不能。我被吓得大哭,感觉父亲随时就要沉下去,被淹死,我将再也没父亲了。

但随后我突然清醒了过来——我得救他呀。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飘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我大声地喊道。

谢天谢地,父亲抓住了,而我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居然将父亲拉了回来。

上岸后,父亲拿过手电,检查了一下船上水桶里的红薯,“还好,没摔烂。”他长出了一口气。

而后,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终于合力将船划到了对岸。

此时的父亲已浑身湿透,但他顾不得这些了,“快点走,要不就赶不上开市了”。

接下来,父亲简直是一路小跑,等到了集市上,天刚亮。交了摊位费后,我们便开卖了,“刚出锅,热乎乎的熟红薯,一元钱一斤啰。”父亲高兴地吆喝开,完全忘了湿透的衣服、冰冷的身体。

好在,那天生意很好,红薯很快便卖完后。离开摊位后,我们花了几角钱,买了两碗稀饭,就着那些被人挑得“体无完肤”的剩红薯吃下。吃完后,我便跟着父亲开始朝回赶。

晨光终于出来了,很快,它晒干了父亲的衣服,可我发现,它也晒弯了父亲的背。

1.结合文章内容,补全父亲所做的事情。

夜里12点后:                       ——凌晨:挑红薯赶集——渡口:——天刚亮:                  ——我和父亲朝回赶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指出其表达效果。

我们父子俩寡言得如同那长长的、寂静的夜路。(请从修辞角度分析)

时间耽搁不得。(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文章原题目为“父亲的背”,后改为“晨光晒弯了父亲的背”。你认为改后的标题好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