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一条鱼 ①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一条鱼

①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②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阵友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此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父亲只好一个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里。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是他们拥着父亲在行进。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的烂草鞋……

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后,父亲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一只木耙将宁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与守候中逐渐地长到寸许两寸粗细。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的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地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④我没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在我家乡那些村庄里的一曲绝唱。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过我的父母。母亲告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买双皮鞋。

⑤离家那天,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那一次,父亲站在鱼池边,和我说着他已经说了很多遍的话,要我多写信回来,要我好好工作,要我冷了多穿衣……可现在我想听父亲那些重复啰嗦的话却再也听不到了。

⑥父亲离我而去了,我好想再读读父亲,读读父亲在生命的轮回路上是沧桑依旧还是宁静如莲。父亲走进了另一片水泽,父亲站在那片水泽的边缘或许正凝望着一条向他走近的鱼。我彷佛觉得,父亲一定化作一条水中游动的鱼,只要这世上还有一滴水,父亲就永远活在水里。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题目“父亲是一条鱼”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1)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 

2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

4.第③段中写阳春三月的布谷鸟,其作用是什么?

5.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结合文意分析。

 

1.略 2.父亲大半辈子精心养鱼,对鱼怀有深厚感情;父亲如同游动的鱼一样,永远活在儿子心中。 3.①通过把一双儿子丢弃的皮鞋比作两块大石头压在心坎上,表达了作为儿子的“我”因父亲终身未买一双皮鞋穿而产生的辛酸、愧疚之情。②父亲一直送“我”,表达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将瘦小的父亲比作鱼影,流露出儿子因父亲的瘦弱而产生的伤感之情。 4.衬托欢快愉悦的气氛,突出父亲的勤劳品质。 5.写父亲养鱼卖鱼,表现其勤劳;写父亲热情招待鱼客,表现其朴实、好客;写父亲穿我丢弃的皮鞋,表现其节俭;写父亲送我、叮嘱我,表现对儿子的关爱。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点概括文章内容,主要的方法是“压缩”情节,找到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的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根据其内容。依据题中提到的线索,梳理人物的行为表现,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信息,从“人物”“事件”两个信息点上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叙事文章的标题一般来说有充当线索、点明主要情节、突出主题的作用。根据文章标题与内容的判断如判断有哪一方面的作用。标题有独特之处的,可以从吸引读者、设置悬念方面来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环境描写从衬托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主旨等角度分析。衬托欢快愉悦的气氛,突出父亲的勤劳品质。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写父亲养鱼卖鱼,表现其勤劳;写父亲热情招待鱼客,表现其朴实、好客;写父亲穿我丢弃的皮鞋,表现其节俭;写父亲送我、叮嘱我,表现对儿子的关爱。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陶后有闻(      

(2)清涟而不妖(    

(3)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4)乎众矣(         

2.翻译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重庆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林空鹿饮溪。(梅尧臣《鲁山山行》)

(2)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3)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5)《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不但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6)《春望》是杜甫的五律名篇,诗中的“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

7《长歌行》一诗中所要阐明的人生哲理是: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再写两个句子。

青春是盛开的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

青春是                                   

青春是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准备办一期黑板报。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

示例:板块一:青春颂歌    板块二:青春座右铭

板块三:                    板块四:                          

(3)为加大宣传力度,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4)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 

 

查看答案

【请从下列名著中选出两篇,并分别写出作者并写出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故事:                                  

作者:            故事: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B.《背影》描述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文章语言华丽典雅,感情真挚,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C.《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虚构了一个安静安乐、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世外桃源。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D雨果是法国浪漫文学的代表,他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