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两个人的旋转木马 王懿 周日,带女儿宝宝去儿童乐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两个人的旋转木马

王懿

周日,带女儿宝宝去儿童乐园,三岁的小孩子,乐此不疲地乘坐旋转木马。无奈,只得陪她一圈圈坐下去。

很简单的游戏,旋转,升腾,降落,单调的圆圈,单调的音乐重复播放,是那首连孩子也会唱的《生日快乐》。

身边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小丫头还是不肯下来,坐在旋转的木马上咯咯地笑个不停,蓬蓬裙随着木马的起伏飘飘绕绕,像个幸福的小公主。

不知什么时候,前面的木马上,再度换了主人,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头发全白了,大概七十几岁的年纪,想必是带着孙子或外孙来玩的。可找过去,老人身边,并没有小孩子。木马如此转了一圈又一圈,音乐重复停顿又重复开始,前面的奶奶竟然也同女儿一样,一圈一圈地坐了下去,身边的人来了走,走了又来,老奶奶坐在那里旋转着,起伏着,一头白发在午后的阳光下竟也生动无比。是个奇怪的老人呢,旋转木马,到底是小孩子的游戏,几乎从未见过这般年纪的老人来玩,如此兴致勃勃地玩……

宝宝终于坐够了,在音乐又一次停顿的空当,伸出手要我抱她下来。我也终于看到了老人的面容——苍老而和善的面容,随着木马的旋转起伏,带着孩子一样简单快乐的笑容。

后来,老人慢慢下了木马,下了旋转的圆盘,却似乎意犹未尽,又回头,用向往的眼神,看着木马又载着一些孩子慢慢旋转起来。

我走过去,假装随意地问:奶奶,带孩子出来玩啊?

她转头,看着我,忽然笑了,摇头:不是带孩子,是我自己来玩。

这个奇怪的老太太。我笑笑,不好再问什么,低头去逗宝宝。老人却拉着宝宝,主动接着我的话题说:想坐坐旋转木马,想了好多年了。我年轻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是国外的片子,里面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在过生日的时候,被自己的男朋友带着去坐旋转木马,她穿那么好看的裙子,好像要飞起来……那时候他说,等有旋转木马了,到我过生日的时候,一定带我去坐。可是有了木马的时候,他却站不起来了。后来他说,等到他病好了,一定带我去坐旋转木马……就这样说着说着,我们都老了,他到底也没有站起来,去年,他走了……今天是我70岁生日,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中他说,要带我去坐旋转木马。我知道,他心里还惦记着呢,所以我就跟他说,今天,我一定来坐旋转木马,带着他,高高兴兴的……

我转了一下身,掩饰着已经漫过眼帘的泪。然后蹲下身来抱起宝宝,我说,宝宝,现在,咱们去陪奶奶再坐一次旋转木马,好吗?

小丫头睁大眼睛看看我,又看看老人,用力点了点她的小脑袋。

那个周日的午后,并排的旋转木马上,我和宝宝一起,陪着满头白发的奶奶,一圈一圈地坐着旋转木马,和着音乐,唱着那首古老的生日歌……我知道,那天的旋转木马,只属于两个人,相亲相爱的两个人,即使他们之间,已隔着人间与天堂。

1.选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2.文中画横线句中都有“奇怪”一词,从文中所记叙的内容看,使作者感到“奇怪”的原因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3.文中主要写了“我”和老奶奶两个人物。请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所具有的特点。

4.体会下列句子所蕴涵的情感。

①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头发全白了。

②我转了一下身,掩饰着已经漫过眼帘的泪。

5.第二段中反复强调游戏、音乐的简单和单调,其用意是什么?

6.本文以“两个人的旋转木马”为题有什么作用?

 

1.本文写了“我”在游乐场遇到一个老奶奶为了完成老伴的心愿而坐旋转木马的故事。 2.不完全相同。 前者是对老年人(老奶奶)玩小孩子的游戏并且还玩得兴致勃勃感到奇怪,后者是在弄清老奶奶并未陪伴孩子而是独自一人到儿童游乐场坐旋转木马的情况时尤其感到奇怪。 3.“我”善良、热情(或善解人意);老奶奶和善慈祥,深深怀念着自己的老伴。 4.①感到惊讶和不理解 ②为老奶奶的故事和她与老伴的深挚爱情而感动。 5.要点提示:①为下文写“我”对老奶奶兴致勃勃地坐旋转木马感到难以理解作铺垫;②有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了老奶奶对已去逝老伴感情的深厚。 6.点出了全文的叙事线索,赞美了老奶奶与老伴间的深挚爱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人物是老奶奶,事件是老奶奶为了完成老伴的心愿而坐旋转木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回答。结合第五段和第十段的内容可知:第一个奇怪表示的是老奶奶玩小孩子的游戏并且还玩得兴致勃勃,第二个奇怪是因为老奶奶并未陪伴孩子而是独自一人到儿童游乐场坐旋转木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性格,应做到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文中“我”看到老奶奶奇怪的行为便上前关切的询问,可知“我”的善良、热情;老奶奶为了完成老伴的心愿而坐旋转木马,可知她深深怀念着自己的老伴。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①句结合第四段的内容可知,我竟然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兴致勃勃地玩孩子们玩的旋转木马,所以感到惊讶和不理解;②句结合第十段的内容可知在我听到老奶奶讲的故事后,了解了她坐旋转木马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已逝去的老伴的心愿,为老奶奶深挚爱情而感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回答。反复强调游戏、音乐的简单和单调,为下文写“我”对老奶奶兴致勃勃地坐旋转木马感到难以理解作铺垫;突出了老奶奶对已去逝老伴感情的深厚。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本文围绕“旋转木马”来记事,所以题目点出了全文的叙事线索,同时“两个人的旋转木马”赞美了老奶奶与老伴间的深挚爱情,点明了主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阿元

“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败之后人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但阿元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自我安慰当然不错,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其实,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比如说项羽,从江东起,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垓下之败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因为他自杀了。还有李自成,现在的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至少有五次机会可以战胜满清,过足当皇帝的瘾,但最终他被杀掉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的失败之所以没有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他们失败之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那么咱们就举一个失败之后没死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有两次致命的失败,一次在莫斯科,一次在滑铁卢。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差不多,因为拿破仑的扩张让他成为了欧洲的公敌。就像俗话说的,双拳难敌四手,好虎难顶群狼,拿破仑的两次失败都是败在了欧洲其它国家的联合上,一代天骄拿破仑最终是死在了圣赫勒拿岛上。

以上的例子充分地证明,失败并不必然就是成功之母。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说失败的当事人要能正确认识失败,合理评估自己。

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推销员在谈到他为什么会成功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推销《幼儿百科全书》时对一家人说,他的这套书能解答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然后他又对那家的孩子说:“小朋友,你随便问我一个问题,看我怎么从书上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这个小朋友的问题是:“上帝坐的是什么牌子的车子?”这个推销员说,当时他是面红耳赤,只能收拾起他的书,灰溜溜地走了。

从这次经历,这个推销员总结出一个经验,话不能说得太满,牛皮不能吹得太爆,从而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这个故事说明了,如果你对于失败能够有个理性的分析.那么失败为成功之母。

而在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失败,不能合理评估自己,失败只能带来更大的失败。

要想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除了要对错误有合理的分析之外,还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毅力。

项羽的对手刘邦,和项羽交手,从来没有打胜过。最惨的时候,他的老爸老妈老婆孩子全都被项羽抓起来了,项羽还威胁说,如果你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爸煮了,当饭吃。对此,刘邦的反应是,我们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如果你要煮你爸,你就送一碗给我吃。

虽然刘邦的话有点耍无赖的意思,但正是他永不放弃的勇气才让他在一次次大败之后又站了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代强汉的开国皇帝。

所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并不是要否定这句名言,而是想告诉大家,如果对于这句话没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运用,很可能会让这句话成为逃避失败的借口,成为一块不敢正视失败的挡箭牌。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此论点,主要采取了 ____________  的论证方法。

2.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需要哪些条件?

答:

3.结合全文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据“李自成占领北京后被杀”、“刘邦打败项羽成为开国之君”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证明“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这一分论点的。

B.第三自然段中拿破仑的例子显得多余,应该删去。

C.作者通过否定名句“失败是成功之母”,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名言的道理。

D.“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格言被人们广泛认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另一个是在失败之后需要用它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4.如果让你与作者辩论,你坚决捍卫“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观点,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每句只划分一处)

(1)

(2) 也。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醉翁之不在酒        

(2)杂然而前           

(3)颓然乎其间者        

(4)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或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先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和醉翁亭。

B.第②段描写的景象是山间朝暮及四季景色的变化。

C.第③段一共为我们展现了三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依次为“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D.本文使用子一些骈句,如“朝而往,暮而归”,“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6.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链接材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文与链接材料的作者在当时均是被贬之人,却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乐”,试比较两人之“乐”的相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下列小题。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对本词下阕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无意苦争春”,“无意”二字突出表现梅花谦虚博大的胸怀。

B.“一任群芳妒”是写“群芳”的狭隘心胸和忌妒心理,以反衬梅花虚怀若谷。

C.“零落成泥碾作尘”是写梅花受到环境的摧残,即使成了泥和尘,也是“香如故”,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

D.陆游是南宋爱国词人,主张抗金,但屡遭投降派的打击,所以情绪愤懑抑郁。词中的梅花寂寞凄凉但高洁品格不变,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查看答案

默写

(1)                    ,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4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5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7)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班组织了我爱博物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根据下面的两则材料,探究博物馆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材料一】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童年时期的博物馆经历。国外曾有研究,当一个孩子6岁前常参观博物馆,这种习惯会伴随其一生;若6岁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博物馆在他此后的生活里将会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材料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我对整个博物馆里的一切熟悉得就像背一本书一样。我们那个名叫艾格莱丁格小姐的老师差不多每星期六都带我们去。有时候我们去看动物,有时候看古代印第安人做的一些玩艺儿——陶器、草篮以及类似的玩艺儿。我只要一想起这事,心里就非常高兴,连现在也这样。”

(2)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

5月18日,北京市152家博物馆将与学校对接,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习。这些博物馆推出的活动各具特色:首博的“看文物说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古生物模型制作”,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种子达人”等。博物馆的这些举措,旨在推动社会大课堂常态化,使中小学生在“大课堂”中提升综合素质。

3)兰州的博物馆也各具特色。请你仿照示例,给同学们推荐某个博物馆。

示例:水车博览园——黄河奔腾,水车旋转,再现农业文明景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