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难得淡定 陈鲁民 ①苏轼有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难得淡定

陈鲁民

①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②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沉浮,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③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④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⑤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⑥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⑦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1.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开头引用苏轼的词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简析其作用。

4.从全文看,“淡定”具有怎样的内涵?

5.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1.人生要有淡定的情怀(或做人处事,要有淡定的情怀 2.①巧妙自然地引出文章的论题; ②作为立论的依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增添文学趣味 3.举例论证,列举诸葛亮唱“空城计”的例子以及印度外长克里希纳用淡定化解念错稿子的尴尬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淡定的情怀可以化险为夷、化解被动局面。事例涉及古今中外,具有典型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①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②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③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④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 5.)示例:人生难免起伏,在困难危险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镇定地面对,失败和不如意时,我们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从容安详地思考与处理,不过分看重身外之物,不为身外之物所困,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怀。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阅读全文,抓住最后一段的内容,可以摘录“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题目要求概括解答,所以可以总结为:人生需要淡定.意思对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开头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就是写出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看位置,开头段往往是引出中心论点(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充当论据等,据此即可解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也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平时要注意积累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如对比论证有突出论点的作用,比喻论证是为了通俗形象地论证论点的。第三段列举诸葛亮唱“空城计”的例子以及印度外长克里希纳用淡定化解念错稿子的尴尬的事例,是举例论证。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阅读全文,根据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即可概括解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在议论文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观点正确,有理有据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景公举兵欲伐鲁

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国安民和,然后可以举兵而征暴。今君好酒而辟,德无以安国,厚藉敛,意使令,无以和民。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其君离,上怨其下,然后伐之,则义厚而利多,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

公曰:“善。”遂果不伐鲁。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1)肉食者                    (2)小惠未                

(3)德足以其国                  (4)果不伐鲁             

2.翻译下面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厚藉敛,意使令,无以和民。

3.曹刿和晏子都认为作战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对比两篇短文,简要分析曹刿和晏子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棠①

 

东风袅袅②泛崇光③,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④,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①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②袅袅:

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③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④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1.苏轼《海棠》一、二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海棠的什么特点?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在桑菲尔德庄园里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最终两人互相倾吐衷肠,表白了爱意。

B.“我的灵魂和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说。

C.在洛伍德慈善学校,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好友伊莉莎的离去,使简·爱幼小的心灵体会到了生命的残酷。

D.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面对舅妈的嫌弃、表哥的欺侮,她奋起反抗。

(2)填空。

简·爱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       ,工作是           

(3)简·爱虽然相貌平平,但她身上有强烈的魅力和美感,你认为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结合主题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请写出两个与“读书”有关的成语或典故名称。

3.请参照下面例句,仿写一条与读书有关的箴言。

例句: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仿句: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

(2)后来呵,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乡愁》)

(3)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

(4)             。独上高楼,            。(晏殊《蝶恋花》)

(5)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7)             ,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8)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