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回归简单 徐 翀 ①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

回归简单

①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制造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我诈、相互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②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太在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运用……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

③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据报载,二战期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他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直到生病住院,他还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

④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贫的精神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反之,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

⑤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意气用事就是悲剧。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不戴面具、表里如一。

⑥简单做人,应宽容忍让,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多为别人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光,脸上就会多一缕春风。

⑦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简单做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做一种享受。                                           (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3段列举爱因斯坦的事例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在意物质上的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提到“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你能否针对这一观点,提供一个事实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们要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2.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爱因斯坦主动降薪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观点: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 3.不能删,“太”写出了所有物质的拥有都不要在意,强调了有些物质拥有还是要在意的。如果删去,则变成了物质上的拥有完全不需要一点在意,这就改变了原有的意思。用“太”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只答“不能删”不给分) 4.示例:晋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放弃了官场的生活,回归到自然、宁静的田园生活中。他失去的可能是官职地位,但是他展现了做人的本色,展现了他的高尚节操。 5.启示,联系生活实际 启示例1:简单的生活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学会简单。 启示例2:我们不能太在意物质的生活,要注重精神生活,要淡泊名利有容人之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阅读文章,根据题目、首尾和文章内容,可知这篇文章开头由冰心的名言引出对现实生活的复杂引出中心论点: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这里举了爱因斯坦的例子,是举例论证,作用是“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能否删去的问题,解答时需要明确这个词语的含义,以及这句话论述的是什么,从议论文的论证严密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考点:分析议论性语言的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充议论文论据的能力。首先要明白论据的类型,然后从积累中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就可以。举的例子要求有具体的人名与其所做的事情。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能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④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 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唰啦—一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⑥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搪,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竞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选自《老海棠树》,中国盲文出版社有删节)

1.本文以“老海棠树”作为题目,试着赏析这个题目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些句子,说说加点词或者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1)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奶奶!”“奶奶—”   试着从这三个短句中,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反复写了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的情形,奶奶“张望”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且还有机会弥补,你会怎样做?(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秋天,是适合开展运动会的季节。ZL中学的运动会也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着。

(1)下面是校宣传队队员拟写的有关运动会的加油稿,请你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分句,使得这个加油稿变得更完整,更有感染力。

你的汗水洒在跑道,浇灌着成功的花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呀!跳跃呀!你们就是就闪亮的少年!

(2)运动会结束后,校学生会的干事小明在打扫操场时在校司令台上捡到了一只蓝色的印有花朵图案的钱包,内有156元钱。因为钱包中没有失主的信息,所以小明就将钱包交到了政教处。请你代政教处的老师拟写一份失物招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尽在面目端正而在举止文雅合度。

美之要素既在于举止,则年长美过年少亦无足怪。

——摘抄自《培根随笔》

(1)培根被马克思称为“____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他的思想和_______领域内的建树。以上的句子摘自于《培根随笔》中的名篇《谈美》,这篇随笔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培根随笔》中的名篇名句比比皆是,请你就其中的一篇或某一句话谈谈对你的生活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1)以其咎______________                      (2)三往______________  

(3)免冠跣______________                      (4)辍耕陇上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文名句默写。

(1)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2)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5)梅花,历来受到文人的赞誉。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赞美它的坚贞高洁。

(6)豪气,让诗词的境界更开阔。它在苏轼杀敌的决心里: ①“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它在辛弃疾直接表达的报国之志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它也同样在这位伟大词人思接千载的感叹里:“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③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