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远房的叔祖)...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远房的叔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

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

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的,举例说明。

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1.阿长来问时,“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问了,也就对她说了,认为说与 不说一样,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 2.被她的热忱深深打动了。 3.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之力。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4.外貌、语言。略。 5.A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文段,结合第5段的内容来分析,阿长来问时,“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问了,也就对她说了。说明“我”认为认为说与不说一样,“我”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段内容可以知道,“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但并不把希望寄托在阿长身上,但是别人不愿意做的事阿长却放在心上,竟然是不识字的、自己不喜欢的阿长帮自己完成了心愿,所以“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被她的热忱深深打动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段内容可以知道,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让我觉得她有了“神力”,对她产生了深深地敬佩和爱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描写手法的理解能力。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通常有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找出描写阿长的句子来分析,运用的是语言和外貌描写。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辨析判断能力。仔细阅读四个选项,A项表述不正确。这并不是突出了长妈妈的无知,而是刻画人物热心善良的性格。从三哼经可以看出长妈妈没有文化,同时也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能买到山海经,可以想象她再买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多少困难,所以说这一句并不是表达她的无知,而是刻画她热心善良的一面。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多)

C.陶后鲜有(少)        D乎众矣(适宜)

2.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简要回答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的中心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___

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凝练,骈散相间。

 

查看答案

将下面这则材料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团结奋斗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二楼和三楼的眺台上分别悬挂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横幅。 开幕会上,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概括: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欲济无舟楫,           。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是:                       

(3)《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不但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

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4)《春望》是杜甫的五律名篇,诗中的“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

(5)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仄歪   张皇失措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B.荒谬   不可明状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C.惧惮   眼花缭乱  情郁与中   月明风清

D.狼籍  触目伤怀  莫名其妙   富丽堂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