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完成下题。 ①《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虞诩将赴...

阅读《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完成题。

①《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 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危难时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②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③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鸦 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怕”字,实际上是“私”字作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

④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里的洪教头,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失了街亭,丢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

⑤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 人的梦想!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4.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只有这样”中的“只有”能否删去?为什么?

 

1.大时代需要大担当。(意对即可) 2.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担当需要正气”的观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3.先提出观点,再列举事例阐明(论证)观点,最后强调能力在担当中的重要性。 4.不能删。“只有”突出强调了敢于担当要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作判断不得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则要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本文就属于最后一种,应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对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格式进行作答。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语言的分析能力。关于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可能”等词表猜测(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4)xx词体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和科学性。 考点:分析议论性语言的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语段《识别人脸的技术》,完成

①现代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再利用核心的算法对其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和自身数据库里已有的范本进行比对,最后判断出用户的真实身份。这是一项高端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②在全球范围内,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人脸识别就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来区分和确认身份的。不被察觉的特点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易被欺骗。相对于指纹识别而言,人脸识别还具有非接触式(非侵犯式)的特点,因此更加友好、自然,更易被人们接受。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④在公安刑侦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机场或车站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查询目标人像数据寻找数据中是否存在重点人口基本信息,来抓捕在逃案犯;或者在商场、体育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对人群进行监视,以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

⑤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还逐渐从公安刑侦领域,推广到民用市场,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如具备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防盗门也被推向普通老百姓家庭。人脸识别系统防盗门配有特殊的液晶显示屏。这个显示屏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电脑,数据库就建在这里。厂家上门安装时,工作人员会用一个摄像头对主人的脸部骨骼进行扫描录入,再将主人的脸部骨骼生成几千位的密码,然后将密码数据库存入防盗门的数据库中,当主人回家时,只要在门前一站,具有自动感应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就会显示门前的人的脸部,防盗门立即开始识别。一旦确认来人是这家的主人,防盗门就会自动打开。再如利用人脸识别辅助信用卡网络支付,以防止非信用卡的拥有者盗用信用卡等。

⑥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随着我国向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迈进,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也将逐渐增进,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而人脸识别技术和识别系统的性能也将在不断发展中日益完善,更好地服务大众。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⑥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逐渐”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3.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请你发挥想象,另举一例说明人脸识别技术还可运用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民其上(     )  ②石而往有石泓(     ) ③北小谭(     )  石底以出(      )

2.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停顿(限2处)。

其 侧 皆 诡 石 怪 杰 奇 卉 美 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长可十许步。                    

②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精神,       的意志,      的高贵品质。

2.你校文学社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研讨会的开场白。(不少于40字)

 

查看答案

灌云县地处黄海之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精粹的城市,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提出打造“依山依水伊甸园,宜居宜业宜发展”的和谐文化名城,为灌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依山依水伊甸园,宜居宜业宜发展”的含义。

2.假如灌云县要举办一次全国范围的城市推介活动,需要一条既能概括灌云特点,又有文采的广告语,请你认真拟写一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