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晚游六桥1待月记

袁宏道(明)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2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3。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4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1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由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2)石篑: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明代会稽人。明万历年进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家。下文的“傅金吾”。“张功甫”都是人名。

3)午、未、申三时: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4夕舂:夕阳的代称。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形容日落西山的样子。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急湍甚箭,猛浪若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3)梅花为寒所                 (4)竟不忍          

2.翻译下列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3.比较这两篇文章的语言,说说各有怎样的特点。

4.《晚游六桥待月记》和《与朱元思书》描写对象虽然不同,但是流露了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世俗社会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1.(1)奔马;(2)形容水声清越;(3)限制,约束;(4)离开 2.(1)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叫个不断。 (2)这种快乐只能留给山中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一起享受,怎能和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3.《与》文,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读来颇有韵致;《晚》文多用散句,长短句结合,清新自然。 4.寄情山水,热爱山水;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厌弃尘俗的心态。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奔”在这里是动词活用作名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如:“绝”“安”。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从形式上不难看出,第一篇多用骈句,比较整齐;第二篇多用散句,比较自然。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写作技巧及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从课外文言文的题目本身的语境中就可以推断出本文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起烘托作用,用西湖花之盛,游人之炽来烘托西湖月景的“尤不可言”,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文章的最后一句“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更表现了作者独以山水为乐,厌弃尘俗的情怀。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1.诗中用哪些意象来表现“晚秋”的?

(2)2.研读诗歌的颔联颈联和尾联,简要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鸡犬相闻。(2)浮光跃金,                 

(3)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                  行道之人弗受。

(5)               ,去年天气旧亭台。

(6)《曹刿论战》中表现“可以一战”的条件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格列佛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慧嘶马族还训练下一代的力气,速度和耐性,让它们在陡峭的山岭上跑上跑下,在坚硬的石子路上跑;跑得满身是汗时,就命令它们一头扎在池塘或河里,一个区里年轻的一代们一年聚在一起四次显示它们跑跳的能力,体力和敏捷程度;优胜者得到的奖赏是一首赞扬它的歌曲。这个日子里,侍从们会赶着一群“野胡”把干草、燕麦和牛奶送到竞技场内做慧嘶马的膳食。恐怕这些畜生在大会上滋事,运送完毕,就立刻将这些畜生赶回去。

1.这是在哪个国家发生的故事?这国家有什么特点?

2.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慧嘶马族和“野胡”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3.你怎样评价他们的教育方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3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我国许多地区,流传着一些虽用词不同、但意义相近的气象谚语。例如,“晴冬至,烂年边”(浙江),“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安徽),“冬至晴,新年雨”(黑龙江),反映出的是人们可以利用冬至的天气预测春节期间的天气情况。杭州市气象台曾为这句谚语统计过冬至与春节天气的关系。数十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晴冬至,烂年边”所反映的规律的准确率不足50%。而其他省份的类似统计准确率则有高有低,但基本是在60%上下。这说明,某些气象谚语只是一种经验之谈,有一定的道理,但用来预测天气,却不一定正确与科学。

【材料2】气象谚语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积累下来的认识自然的经验东汉时,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引用天气谚语“故天且雨,蝼蚁徙,蚯蚓出,琴弦缓,痼疾发”。

【材料3】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1.【材料1】的几个气象谚语都认为                      

2.【材料1】和【材料2】引用谚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材料1】

【材料2】

3.根据上面3则材料,归纳:

气象谚语是怎么形成的?②气象谚语的不足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jùn   、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juàn   永、徐志摩的浓艳   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A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ùn         juàn         qǐ  

2.文中A处横线应该加的标点符号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