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 李晓 ①贺知章耄耋之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

李晓

贺知章耄耋之年,告老还乡,见物是人非,不禁生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独有的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

②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而形成。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智慧,采集了地域的精华。翻过一座山,音调就转变;走过一陇田,意义大不同。你可以讲着吴侬软语,夜话闲谈;也可以侃着东北话语,把酒言欢。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赋予了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纷呈。以融入了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试想,如果唱词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的异质性,才带来它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价值连城。

而今,传统的乡音却变了味道,它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并成为“有无文化”的衡量标尺。打工返乡的青年们羞赧于它的腔调,刚刚入学的孩童在学会标准发音的同时,也在遗忘着自己曾经熟悉的语音。方言的日渐式微,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折射的是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这或许是我们最该扼腕叹息之处。

④文化不能简单地用“优劣”二字加以评判。你可以津津乐道上海方言的机智敏捷,也可以大加赞赏天津方言的诙谐幽默,还可以对齐鲁方言的纯粹耿直加以欣赏,它们是多元、独特而又平等的。对于方言的流失,我们更应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考量。今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频繁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员流动日见增多,这种流动对方言的冲击显而易见。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碾压式的优势显现,使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不断被漠视,而这种文化信号的衰减很可能是无可补救的。

⑤方言早已成为与故乡这片土地难以割裂的一部分,任何语言不假思索地堆砌于此便会显得水土不服、格格不入。好比我们的容貌与声音,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倘若真用人工的方式加以改变,自会有它的蹩脚与尴尬。方言就是那告知了我们“从何处而来”的文化源头,我们在奔波忙碌中找寻地域文化自信,却不以为然地忽视了它。它以自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无论是民俗故事,还是戏曲民谣,以及属于这个地域的秉性与品格,这都是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选自2016年3月30日《光明日报》)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第①段划线句有何作用?

3.说说第③段划线句的含义。

而今,传统的乡音却变了味道,它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并成为“有无文化”的衡量标尺。

4.请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列举各种方言,提出方言本该是多元、独特而平等的,不能简单用“优劣”评价;

然后                         

最后                         

 

1.在方言里寻找地域文化自信。 2.引用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表达了对乡音的感慨和认识(引用1分,感慨或认识1分);引出下文对方言的论述。 3.写出了人们对传统乡音的认识发生的偏差,以及方言在当今社会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的现象,隐含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关切和痛惜。(意思对即可) 4.然后分析了方言衰减的原因(或“我们更应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考量方言流失的原因”1分);最后指出这种衰减可能是无法补救的。(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或者根据作者的分析所说的道理来概括其观点。本文的标题即是中心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文章的开头引用诗句,一般有引出下文等作用。引用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表达了对乡音的感慨和认识;引出下文对方言的论述。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仔细阅读第三段划线句,结合相关的语境,分析其含义。写出了人们对传统乡音的认识发生的偏差,以及方言在当今社会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的现象,隐含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关切和痛惜。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论证思路”即是作者的论证过程,一般分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根据文段内容概括这三个步骤的内容,即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分析证明,如何归纳。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岳公飞之破固石洞也,贼砦据山之巅,悬崖百仞,登者跻攀而上,不胜其劳。官军每登山,贼辄凭高据险,投刃转石,士卒皆重伤而却。公既至,直入洞中,与贼砦相对,而营贼畏公威名,坚守不复下山。公一日令曰:来日当破贼。军中不知所谓。明日凌晨,令诸军陈于山下,与贼砦相距甚近。既成列,公临后登高以望之。贼在上见官军逼近,亦整顿以待战。其酋长乃一女子,号廖小姑,持刃叫呼曰:“今日官军要破我砦,除是飞来。”公闻其言,顾左右曰:“飞,即我也。”击鼓进师,鼓声方合,有众先登,公望其旗曰:“此前军第三队也,当作奇功。”诸军竞进,遂破贼砦,生擒其酋以归。

(选自宋朝曾敏行所著《独醒杂志》)

【注释】①固石洞,地名,位于江西。②砦:同“寨”。③陈:同“阵”。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不其劳                     ②重伤而                  

明日凌晨       (       )       ④鼓声合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既成列,公临后登高以望之。

②诸军竞进,遂破贼砦,生擒其酋以归。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有何巧妙之处?这句话表现了岳飞怎样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公闻其言,顾左右曰:“飞,即我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①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②王昌龄:盛唐诗人,写作本诗时被贬为江宁县丞。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         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      

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关于极简主义生活的材料,完成相关的探究。

材料一:1921年,爱因斯坦一度受邀到荷兰莱顿大学执教。学校要给他许多高规格的待遇,他却婉言谢绝。对于他来说,所要的只是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上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

材料二:减少器械的使用,游泳、慢跑、俯卧撑、仰卧起坐都是受欢迎的运动方式。过多的装饰与辅助只能成为身体的牵绊,运动时倾听自己的呼吸是最有趣的事情。

材料三:君子之交淡如水,合则留,不合则去,避开利益纠葛,告别逢场作戏。当然,友谊也不用其他的手段来维系,偶尔一句“最近好吗”,也能牵动一颗远方的心。

(1)根据三则材料列举极简主义生活的几个特点。

(2)请为“极简主义生活”下一个定义。

(3)除上材料,极简主义生活还可能有怎样的表现形式?请设想某一种情况。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自北京奥运会后,民众层面逐渐淡化金牌意识。①各地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愈发重视身体健康。据统计,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中老年市民人数大约有60﹪左右。近日,足球名宿李铁还与镇江马拉松跑友代表们分享了畅跑马拉松。

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                      互换位置。

第②处成分赘余,应删去                                 

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词语            后增补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汤姆来到教堂做礼拜,原本牧师冗长的祷告让很多人打起瞌睡,但是甲虫和哈巴狗发生争斗,大家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B.保尔重回铁路工厂,带领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将多年未打扫的车间清理一新,并在会议上坚决反对一些人袒护不遵守劳动纪律、破坏珍贵工具的团员菲金。

C.为了挽救破产的命运,杜维和决定重操旧业,带着杜小康去外地放鸭,他们忍受了漫长的孤独,战胜了暴风雨的袭击,最终又发了财,杜小康又回到学校。

D.林冲在沧州城管理草料场,雪夜中无意听到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的阴谋,最终手刃仇敌,被逼上梁山。

(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相关问题。

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言未毕,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

选段中观音菩萨推荐了哪位神仙来擒拿孙悟空?

(3)阅读《格列佛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大约在三年前我还未到这里的时候,在国王巡视他领土的途中,曾发生了一件非常事件,几乎结束了这个王朝,至少是现在这样一个王朝。国王陛下首先巡视的是王国第二大城林达里诺。

林达里诺居民是如何反抗飞岛国王的,最终结局又如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