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红桥游记 清代 王士祯 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红桥游记  清代  王士祯

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治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然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等诸子偶然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歌而和之。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循小秦淮折而(            )    

(2)必如是而后事可也(          

(3)尽四时之美  (            )    

(4)顾而之      (              )

2.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颇尽四时              乃记而去       (《小石潭记》)

B.如好逸恶劳              臣请缚一人过王行(《晏子使楚》)

C必得躬历山川          都不闻消息    (《人琴俱亡》)

D.今行装盛                岸势犬牙差互     (《小石潭记》)

3.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治水必躬亲》)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3)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

4.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1.(1)向北;(2)(办事)成功;(3)很;(4)以……为乐(或“感到快乐”)。(一词1分,计4分) 2.C 3.(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2)(这里的环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3)六七月间,荷花开花了,香气使几里外的人闻到。(意对即可)(每句2分,三句计6分) 4.作者最初感到快乐(顾而乐之);等到“登桥四望”,开始“徘徊感叹” ;最后想到“红桥之名”传于后世,心胸旷达。(每点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出了镇淮门,沿着小秦淮河向北走。北:向北;②又像是一个装扮漂亮的美人。靓妆:名词作动词,化着漂亮的妆;③颇得四时的美丽。颇:很;④以此为乐。乐:以…为乐(或“感到快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以:因为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句顺。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从文中筛选出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然后用是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作者最初感到快乐(顾而乐之);等到“登桥四望”,开始“徘徊感叹”;最后想到“红桥之名”传于后世,心胸旷达。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

【注】 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与语文实践活动。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              ,主人公是在              (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

                                                                                          

                                                                                     

(2)下面是城市居民交通工具的一组变化和趋势图,请看图后回答问题。

根据这组图,简要说明居民出行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

 

分析推测两次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和提示默写。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6)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步入景区,见风光qǐ     丽,niǎoniǎo     炊烟,如诗如画。晨雾轻笼,秀水似一根标致的裙带,绕垛而过。古褐苍苍的木楼,雄jù     其间,别致而优雅。引得游人zhù        足观赏。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本文按浏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B.《蓝蓝的威尼斯》节选自《光明日报》,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C.《幽径悲剧》作者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学者、作家。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D.《苏州园林》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本文由分到总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