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秃的梧桐》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1)——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2)...

阅读《秃的梧桐》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1)——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2)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3)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4)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5)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6)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7)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8)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9)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10)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11)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áocùi   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ōng1óng   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13)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14)——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15)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16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17)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18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请根据拼音写出第11段中应填入的词语。

qiáoCuì              cōng lòng        

2.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中第11)(12段写了其它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

4.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2分)qiáoCuì(憔悴)Cōng lòng (葱茏) 2.(2分)答: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出秃梧桐生存的艰难,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作用。 3.(2分) 答:和秃梧桐一样,其它植物也在秋天渐渐萧条,但也都在顽强地活着。这使得秃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答“写其它的树和花衬托出秃梧桐的顽强生命力,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给4分;只答“衬托”或“深化中心”,缺乏分析,给1分) 4. (2分) 答:这句话是说,即使秃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5.(2分)答: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语境意思,然后选择正确的词语即可。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这是梧桐的生存现状,经过风吹雨打,虫蚁咬噬,人们总会觉得它难得活,不得活,在文章内容上,表现出梧桐生存的艰难,在文章结构上则是前后照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文章的题目,秃的梧桐,11.12两端还写了其它的花草和秃的梧桐一样在秋天也都渐渐萧条,但也都是还在顽强地活着,为来年的新叶积蓄力量,其它的花草和梧桐进行了对比,钢架衬托出梧桐的顽强的生命力。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梧桐的生存环境虽然很恶劣,但它的生命同样得到了延续。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只要扣紧“秃梧桐的精神”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芦花荡》完成后面小题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 里qiú    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dèng    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qiú     )Dèng           剥(     )   藏(    )

2.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

3.“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题思想。

5.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查看答案

阅读《爱莲说》完成后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下列词语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爱者甚         B.亭亭净(种植)

C陶后有闻(少)          D.香远更加

3.下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大道行也   

B濯清涟不妖  启窗

C 爱者甚蕃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焉知非福

4.下列对课文的内容和写法分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B文章描写了莲的气度,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章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5.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自圆其说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中可以看出来?

2.诗歌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请根据语言环境,在下面的横线处,写出简明、连贯、得体的话。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汉字书写大赛”活动,班级开始海选参赛选手。梁华 邀好朋友刘明报名参加这个活动:“            ”刘明却不解地说:“现在电脑这么普及,打字又快又好看,何必费时费力手写汉字呢?”梁华听了,针对刘明的困惑,耐心地讲起道理:                   

 

查看答案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中国的美食文化更加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请根据下边括号里的提示,在“吃”字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

①吃         受人欢迎,受重视         

②吃         受损失或在某方面条件不利

③吃         特别爱吃、能吃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