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试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碳中和”。

2.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甚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请说说文章第③、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过低碳生活。

 

1.碳中和就是通过植树等方式抵消人类正常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的补偿。 2.不能删去, “甚至”一词强调了减少碳足迹对每个人来说,从生活中的极细微处就可以做到,如果删去就起不到这样的提醒作用,也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举例子、作比较,具体强调了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减少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 4.不要用一次性的东西,出门带杯子喝水,多骑车和走路等。 【解析】这篇文章首先引出说明对象“低碳生活”,接着说明了什么是低碳生活,然后指出每个人选择低碳生活,再由低碳生活谈到高碳生活,说明利用碳中和对自己高碳生活进行补偿,最后呼吁人类在生活中做到低碳。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仔细阅读第⑤自然段,提炼、组合相关语句即可解答此题。 2.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 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甚至”表强调,强调了减少碳足迹对每个人来说,从生活中的极细微处就可以做到。 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辨析说明方法首先要全面掌握说明方法的分类及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第③、④段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选择低碳生活的;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哪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举例时要与文章内容相联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文阅读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②映长明灯③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①蹊(灯):践踏。②策:通“册”。③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④恬:心神安适《宋学士文集》

1.解释加点字。

(1)为相(      )     

(2)用其人(       )

(3)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  

(4)不听其所为(        )

2.翻译。

(1)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

(2)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3.赵普和王冕有什么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2)我躺在一张大床上,身上盖着好几层大被子,凝神听外祖母做祷告。高大的外祖母跪在地上,一只手按在胸口上,另一只手则不停地画着十字。在月光之下,她的绸头巾好像是钢打铁铸的一般,头巾从她的头上飘下来,落在了地板上。

这段文字选自《童年》茨冈压死后,运用什么描写刻画外祖母?表现了外祖母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格列佛游记》由四部分组成:小人国游记;________游记;________游记;__________游记。

(4)“那有什么办法呢!而在这一切争论弄得最厉害的时候,布莱夫斯库的君王就频繁地派大使前来规劝,指责我们是在闹宗教分裂,说我们违背了先知拉斯特罗格在《布兰德克拉尔》(即他们的《古兰经》的基本教义,因为第五十四章中的一条教义上说:所有真正的信徒应该从他们所认为比较方便的一端打破鸡蛋!

这段文字选自《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历险记,格列佛参与了哪两派斗争?其实是作者借此讽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2月3日下午,来自央视的多家报业、网站的百余媒体人来到安丰古南街,其中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环球时报》、天涯网、央视网等媒体。

各大媒体的记者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走进古街,记者们一边走一边拍照,时不时地驻足观赏。其中一位记者感叹,三年来古街的变化真大!色影无忌的叶记者称赞:“古街生活气息浓厚,而不像有些景点过于商业化,古南街是活着的古街,感觉跟苏州的平江路差不多,古镇的建筑十分有特色。”

假如你以小记者身份采访东台市嘉丽发绣厂厂长陈伯余如何传承特色发绣的,你将如何采访?

 

查看答案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老人血气方刚,和蔼可亲,没几天我们便和他成了忘年交。

B. 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 小明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表扬的。

D. 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虚张声势,让大家树立起信心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

A. 人们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B. 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C.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 瓢泼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