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从审美到歧视只是一步之遥 》,完成后面小题。 从审美到歧视只是一步之遥 ①...

阅读《从审美到歧视只是一步之遥 》,完成后面小题。

从审美到歧视只是一步之遥

 

①近年,网络上有一个热词经常被年轻网友引述,它就是“颜值”,意为容貌英俊或靓丽的数值。当然,并没有一个真实客观的数字来衡量容貌。“颜值”不过是形容人外貌的抽象概念,形容某人极其美丽就是“颜值爆表”。与此对应的是,许多人感慨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一些人自愿加入“外貌协会”,意思是评价一个人、一件事物,喜欢把外表长得怎样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 

②在网上开玩笑比“颜值”,固然无伤大雅。一些校花排行榜的出现,甚至可以帮助活跃校园气氛。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把“颜值”从虚拟世界引向了现实生活,不仅自己重视外貌,而且待人接物也讲究外貌,恨不得自己和身边的人都长一副明星脸。为了弥补先天“颜值”缺陷,有的人频繁整容也不是稀罕事,甚至有人到国外整容,因手术失败引发了跨国医疗纠纷。一些单位在自我宣传时,也常让“颜值”高的员工露面,类似最美女警和最帅男警的照片常常格外夺人眼球。

③“颜值”尽管是新兴概念,所表达的意思却是老生常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惜容貌古而有之。到了网络时代,“视觉经济”占了主导,“颜值”自然大行其道,以至于产生了“看脸的社会”这样的说法。其实很多人在谈论“颜值”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天生丽质并非自己能够决定,被“颜值”这种价值取向牵着走才是人们的处境。

④外貌歧视是客观存在的。有德国学者研究得出结论:工资、晋升和津贴都和一个人的外貌吸引力有关。如果这还算不上歧视,那么东莞一商场的例子说得更清楚:该商场清洁工工资标准与“颜值”直接挂钩,年纪轻、形象好的,月薪___1___元;其他的则为___2___元。更多的歧视藏在你“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带:求职应聘时因为证件照太草率而被刷掉;面试后被淘汰的真正原因竟然是“辨识度不怎么高”。

⑤把一件与外貌毫无关系的事情,以外貌为标准来衡量,就可能落入歧视的陷阱。网上流传模特学校招生测试形体,没有人说这是歧视,因为形体本是对模特的一种公认的职业要求;有人对婚恋对象有一些容貌的要求,也谈不上歧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私生活的取向他人不能干涉。但是,凭常识就可以得出结论:清洁工扫地是否能干与外貌无关,警察破案是否让人民满意也不是靠“颜值”。

⑥ 不可否认,善于经营个人形象,也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体现。在有经济条件的前提下,注意自己的穿着搭配,为了体型苗条减减肥,既锻炼身体又美化外表,大概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议。但是,“颜值”高不高,光靠后天努力并不够,必须承认是否天生丽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懂得怎么穿着打扮,那叫做审美;反之,一个人动辄以貌取人,嘲笑他人无法改变的容貌,那就是歧视了。

⑦承认人与人之间有“颜值”的差距,这早就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了。这并不是我们认可“看脸的社会”的理由。过于崇尚“颜值”,倒可能反而被“颜值”所约束,天天心里给别人的“颜值”打分,难保哪一天自己因“颜值”不高被吃闭门羹。生下来就有美好的外貌,那是一个人的幸运。不过即使“辨识度”不高,也完全不用气馁。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认可因“颜值”而产生的歧视,你也未必能摆脱被歧视的命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1)“颜值”尽管是新兴概念,所表达的意思却是老生常谈。“老生常谈”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过于崇尚“颜值”,倒可能反而被“颜值”所约束,天天心里给别人的“颜值”打分,难保哪一天自己因“颜值”不高被吃闭门羹。“闭门羹”在文中指什么?

3.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资料链接:

时下,韩剧《太阳的后裔》中演员宋仲基人气爆棚。有人认为,是“颜值”使他成为追剧者心中的男神;也有人认为,宋仲基的成功源于自身优秀,他有着丰富的主持和表演经验,其高考成绩为当年全国前十名,高三时所有科目全优,英文和数学全校第一。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宋仲基热”的看法。

 

1.从审美到歧视只是一步之遥。 2.(1)“老生常谈”在这里是指“颜值指一个人容貌漂亮与否,这是早为众人所熟知的”意思。(2)“闭门羹”是指因为颜值不高而在某些工作或活动中遭到拒绝。 3.举例论证,列举了东莞一商场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工资、晋升和津贴都和一个人的外貌吸引力有关,外貌歧视是客观存在的。 4.答案示例:(1)一个人的颜值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但自身的努力却是极其重要的。(2)不可否认,宋仲基天生帅气是一种幸运;但决定他人生的,还是他内在的努力而形成的魅力;(3)评价一个人不能只一味强调美貌,也要重视人品、学识、实力等多方面的积累;(4)人生路漫漫,最后胜出的,还是那些具有良好修养、正直人品、出色才干和丰厚学识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判断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结合题目、首尾和文章内容可知,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句和上下文进行分析,“老生常谈”意思是说颜值指一个人的容貌漂亮是很早就已经被人熟知的事情;“闭门羹”的意思是因为颜值不高而遭到别人的拒绝.意思对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论证方法的判断.熟练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第一句举了商场的例子是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工资、晋升和津贴都和一个人的外貌吸引力有关,外貌歧视是客观存在的。 4.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中的内容的迁移应用,首先理解材料内容,链接材料提出的是宋仲基不但容貌好,而且自己本身也很优秀;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看法,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①之冠②也,父命③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④!,以顺为正者,妾妇⑤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⑥,立天下之正位⑦,行天下之大道⑧。得志,与民由⑨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①丈夫:成年男子。 ②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 ③命:教导。 ④夫子:丈夫。 ⑤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 ⑥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 ⑦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用未比喻"礼"。 ⑧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 ⑨由:遵循大道走。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我与 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乎   __________

(3)往女家         ________    (4)以为正者      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呼尔与之                       出淤泥不染    (《爱莲说》)

B.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匠师其言      (《梵天寺木塔》)

C. 焉得为大丈夫乎                 以谓这文也    (《论语》)

D. 得之生                         出无敌国外患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三处)

得 志 与 民 由 之 不 得 志 独 行 其 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孟子在甲、乙两文中论述的观点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晚 望

〖宋〗徐侨①

陂②沼盈盈闲绿水,

郊原浩浩涌青禾.

烟连山际无人语,

只有晚归樵牧歌.

【注释】 ①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靖安里龙陂(今佛堂镇)人.②陂: bēi,池 塘.

1.诗人傍晚“望”见了哪些景物?

2.诗的最后两句妙趣横生,颇有韵味.请作赏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所创作的《丑小鸭》《白雪公主》《稻草人》等作品享誉世界。

B.《红岩》中,华子良从许云峰挖出的地道逃出后,又带着队伍来解救难友,齐晓轩和刘思扬都在即将胜利的时刻牺牲了。

C.《水浒》中坚决反对招安的是鲁智深、李逵、林冲。

D.《西游记》中孙悟空名号的变化依次是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

(2)这里笼罩着死一般的沉寂和旷野的凄凉。怪不得给这儿的人写信,仿佛是送信给教堂过道上的墓穴,从来得不到答复。黑森森的石头诉说着府宅遭了什么厄运——火灾?但又是怎么烧起来的呢?这场灾难的经过加何?除了灰浆、大理石和木制品,还有什么其他损失呢,生命是不是象财产一样遭到了毁灭?如果是,谁丧失了生命?这个可怕的问题,眼前没有谁来回答——甚至连默默的迹象、无言的标记都无法回答。

我徘徊在断垣颓壁之间,穿行于残破的府宅内层之中,获得了迹象,表明这场灾难不是最近发生的。我想,冬雪曾经飘入空空的拱门,冬雨曾打在没有玻璃的窗户上。在一堆堆湿透了的垃圾中,春意催发了草木,乱石堆中和断梁之间,处处长出了野草。呵!这片废墟的主人又在哪里?他在哪个国度?在谁的保护之下?

①文段中的“这里”是指哪里?“我”是谁?

②这里曾遭遇了怎样的故事?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   课外阅读

材料二   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活动:_______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俊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仿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017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他强调,伟大的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