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周国平说过,“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

周国平说过,“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个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经历和体验,以《我的课外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要把对自己印象最深的课外阅读故事写出来,力求生动感人。②书名必须用汉字完整呈现。③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例文 我的课外读书故事 一本好书,如一杯咖啡,让你在苦中寻找那一丝香甜。前苏联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籍,人类只是一个躯体;有了书籍,如同给了人们一次重生的灵魂。 静静的打开书,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似真似幻的世界。记得小时候常常读安徒生先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面的小女孩很令我同情,她在圣诞节的前夜,一个人去卖火柴,所有人都急急忙忙的赶回家过节,只有小女孩儿依靠在角,雪花渐渐的飘落下来,打落在小女孩的脸上,脸被冻得通红,但没有人可怜她,最后小女孩儿还是幸福的,因为她离开了这个不公平的世界,永远跟他最爱的奶奶在一起了…… 时光滴滴答答的流逝了,我步入了小学。这使我爱上了“四大名著”,《西游记》里面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他神通广大,嫉恶如仇,忠心耿耿,一路护送师傅,无怨无悔;《水浒》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武松,他聪明、勇敢、侠肝义胆是个真正的平民英雄;《三国演义》中,我最喜爱的是曹操,他也有勇有谋,虽是一代奸雄,也留下很多传奇故事;《红楼梦》中我最喜欢林黛玉了,她柔弱美丽,多才多艺,命运坎坷,最后香消玉损…… 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了,我对读书有了新的感触。我正在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运气不佳的、瘦弱憔悴的、贫苦的老渔翁,及一个心地善良的男孩而发生的故事。老人84天没打到鱼,男孩还喜欢这个老头儿,老人像他父亲一样。可是老人在第85天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却不幸被鲨鱼吃掉了,历尽艰险,回来时只剩下一副鱼骨架……作者把鲨鱼比作不幸,老人比作不幸的人,男孩比作天使,大海比作这个社会。这个小说给予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你是那个老人,一定要乐观、向上、阳光,不要被不幸打倒,你才能成为永远的“硬汉”!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的名言,给我们指明了人生前进的、光明的、灿烂的方向!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抓住题目中“课外读书故事”的核心,讲一讲读书的故事:书让你激动的故事、书来之不易的故事、书给予你鼓励的故事。通过你的阅读经历、阅读感知,能够体现书与思想的共鸣,灵魂与文字的碰撞,并最终能凸显这种交织给予你的丰富和成长。要把对自己印象最深的课外阅读故事写出来,力求生动感人。 点睛:命题作文。第一步,审题。命题是一个词,那就抓住这个词理解其含义;命题是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那就找到关键词(题眼),一般是“中心词”。题眼是“选材”的依据,是表达的中心。修饰、限定性的词语写作中要突出的材料的特点,或表达的侧重点。写作时两者都要扣住。第二步,有的文题可“实写”可“虚写”,所以要选择是“实写”还是“虚写”。“实写”就是根据文题的字面意义去写作,如“风景”就是写自然风景;“虚写”就是将文题作用“喻体”,从比喻义的角度去写作,如“风景”写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第三步,选文体。根据文题判断或自己选择适合写的文体,有的题适合各种文体,有的题只适合某一文体,如有“难忘”“记忆”“那一次”之类的词只适合写记叙文。一旦选好文体,就要按文体的特点来写,写记叙文,不能有太多的超过记叙内容的空洞的议论抒情;写议论文,不能将作论据的事例详细的描述。第四步,构思。选好材料(事例)后,要考虑怎么开头来引述材料(事例),怎么叙述完以后生发议论或抒情来突出主旨。写作技巧:记叙文可以以简洁的议论开头,铺垫情感基调,或直接以情境描写开头,直入情节。叙事中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描写人物时用动作、神态、心理的“细节”表现形象,情节转换时用景物描写或情感的变化来勾连结构。文章的结尾用议论抒情性的语言表达或阐述文中所写事、人蕴含的情感或道理,突出文章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向生命鞠躬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2.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

4.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难以想象→                       →鞠躬

5.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赵普》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   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卒用其人。

1.解释加点词语。户(       )奏(       )少(       )循默 (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常劝以读书。   (2)碎裂奏牍掷地。

3.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查看答案

阅读贾至的《春思》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⑴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⑵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开展以“共筑绿色交通,同为生命护航”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或拟制3条宣传标语,散发给机动车司机。同学们已搜集了2条,请你帮他们再拟一条同类的标语,然后根据标语内容,围绕主题,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这次活动的意义。

标语:A、让争一闪念,生死一瞬间。B、超速行驶就是抢占死亡线。

C____________________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的大鼻孔鼻尖上。

(1)上述材料中的“我”是文学名著《        》中的阿廖沙,这部书的作者是          

(2)选段表现出了阿廖沙             的性格特征。在苦难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                   的人(结合整部作品回答)。

(3)选段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