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家的感觉真好 要求:写一篇字数600左右的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

题目:家的感觉真好

要求:写一篇字数600左右的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例文 家的感觉真好 那个秋后的雨天,我与同学们一同去海边,不幸的是我摔伤了,在同学送我回家的路上又下起了大雨,我摆摆手,让他们回去,扯出一个微笑让他们放心,我拖着一条“残废”的腿往回走,心里想:真是人倒霉的时候喝口凉水都塞牙缝。听着雨哗哗的响,真是烦透了。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的视线中徘徊,是爸爸! 回到家,妈妈准备的干衣服,穿上它们,暖暖的;姥姥熬了一碗姜汤,喝下它,甜甜的。 啊,有家真好! 雨依旧下,风依旧刮,但小了些。 像往常一样,爸爸叮嘱我别蹬被子;像往常一样,妈妈让我趁热把牛奶喝了;像往常一样,他们关上灯回去了,但与往常不同的是,半夜我发烧了,我一翻身,倒进了妈妈的怀里,望着妈妈布满血丝的眼睛,我恍然大悟…… 妈妈望了望我通红的小脸,摸了摸我滚烫的额头,仿佛明白了什么。叫醒爸爸,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冲出家门,边跑还边逗我笑:“你看我像不像宇宙超人奥特曼。”我哭了,并不是伤口疼,而是我明白了有家真好! 雨依旧下,风依旧刮。 妈妈急忙跑过来给我披上外套,我们一家三口站在雨中,一位在一把伞下。 我好想让时间停留在这一秒。 妈妈关切的问:“你冷吗?”“不冷。”明明很冷的我却说了句不冷。 雨依旧哗哗的下,风依旧沙沙地刮。再仔细一听,那不是一首很动听的交响乐吗? 如果这世间有永远,就让这爱到永远;如果没有永远,就让这爱停留在这一瞬间。 家是我们受伤时的疗养院。啊,有家真好! 它可以融化夏天的雪糕,冬天的雪人。 【解析】本题是命题作文,家的感觉真好,是相对于外边来说的,写出家好在那里,用外部环境作对比,然后用几个具体事例,表现“家”的美好。 点睛:注意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打动读者。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合理的表达方式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阳 春 面

梁晓声

早年的五角场杂货店旁,还有一家小面馆,卖面、馄饨、包子。

它的服务对象显然是底层大众。可当年的底层大众,几乎每一分钱都算计着花。但凡能赶回家去吃饭,便不太肯将钱花在饭店里,不管那店所挣的利润其实有多么薄。

店里一向冷冷清清。

我进去过两次。第一次,吃了两碗面;第二次,一碗。

第一次是因为我一大早空腹赶往第二军医大学的医院去验血。十点多钟徒步回来,已是饥肠辘辘。回到学校,吃中饭还有一个多小时;便身不由己地进入了店里。

我是那时候出现在店里的唯一顾客。

服务员是一位我应该叫大嫂的女子,她很诧异于我的出现。我言明原因,她说也只能为我做一碗“阳春面”。

她说有两种价格的——一种8分一碗,只放雪菜。另一种1角2分一碗,加肉末儿。

我毫不犹豫地说就来8分一碗的吧。

依我想来,仅因一点儿肉末的有无,多花半碗面的钱,太奢侈。

她又说:雪菜也有两种。一种是熟雪菜,以叶为主;一种是盐拌的生雪菜,以茎为主。前者有腌制的滋味,后者脆口,问我喜欢吃哪种。

我口重,要了前者。并没坐下,站在灶间的窗口旁,看着她为我做一碗“阳春面”。

我成了复旦学子以后,才知道上海人将这种面条叫“阳春面”。为什么叫“阳春面”,至今也不清楚,却欣赏那一种叫法。正如我不嗜酒,却欣赏“竹叶青”这个酒名一样。“阳春面”和“竹叶青”一样不乏诗意呢。

那位我该叫大嫂的女子,片刻为我煮熟一碗面,再在另一锅清水里焯一遍。这样,捞在碗里的面条看去格外白皙。另一锅的清水,也是专为我那一碗面烧开的。之后,才往碗里兑了汤加了雪菜。那汤,也很清。

当年,面粉在我国价格几乎一致。一斤普通面粉1角8分钱;一斤精白面粉2角4分钱;一斤上好挂面也不过4角几分钱。而一碗“阳春面”,只一两,却8分。而8分钱,在上海的早市上,当年能买二斤鸡毛菜……

也许我记得不准确,那毕竟是一个不少人辛辛苦苦上一个月的班才挣二十几元的年代。这是许多底层的人们往往舍不得花8分钱进入一个不起眼的小面食店吃一碗“阳春面”的原因。我是一名拮据学子,花起钱来,也不得不分分盘算。

在她为我煮面时,我问了她几句:她告诉我她每月工资24元,她每天自己带糙米饭和下饭菜。她如果吃店里的一碗面条,也是要付钱的。倘偷偷摸摸,将被视为和贪污行为一样可耻。

转眼间我已将面条吃得精光,汤也喝得精光,连道好吃。

她伏在窗口,看着我笑笑,竟说:“是吗?我在店里工作几年了,还没吃过一碗店里的面。”

我也不禁注目着她,腹空依旧,脱口说出一句话是:“再来一碗……”

她的身影就从窗口消失了。

我立刻又说:“不了,太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一会儿就好。”——窗口里传出她温软的话语。

那第二碗面,我吃得从容了些,越发觉出面条的筋道,和汤味的鲜淳。我那么说,她就笑了,说那汤,只不过是少许的鸡汤加入大量的水,再放几只海蛤煮煮……

回到复旦我没吃午饭,尽管还是吃得下的。一顿午饭竟花两份钱,自忖未免大手大脚。我的大学生活是寒酸的。

毕业前,我最后一次去五角场,又在那面食店吃了一碗“阳春面”。已不复由于饿,而是特意与上海作别。那碗“阳春面”,便吃出依依不舍来。毕竟,五角场是我在复旦时最常去的地方。那汤,也更觉其鲜淳了。

她说,她长了4元工资,每月挣28元了。

她脸上那知足的笑,给我留下极深极深的记忆……

面食店的大嫂也罢,那几位丈夫在城里做“长期临时工”的农家女子也罢,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上海底层人的一种“任凭的本分”。即无论时代这样或者那样,他们和她们,都可能淡定地守望着自己的生活。那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某种民间哲学。

也许,以今人的眼看来,会曰之为“愚”。

而我,内心却保持着长久的敬意,依我看来,民间之原则有无,怎样,亦决定,甚而更决定一个国家的性情。

是的,我认为国家也是有性情的……

1.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概述“我”与面食店大嫂两次交往的经过。

2.“阳春面”在文中其到了什么作用?请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分析。

3.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面食店的大嫂”的形象特点。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我认为国家也是有性情的”?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脑控”成为科技新宠

科技电影中主角用意念移动物体的场面时常让人心潮澎湃,如今这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种幻想。科学家通过对大脑这一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的不断研究,开发出了多种“脑控”科技产品,充分发挥了大脑的指挥功能。

英国一名设计师日前开发出一种脑控独轮车,工作原理是骑车者佩戴一种由脑脉冲控制的特制护目镜,通过蓝牙技术与独轮车动力系统保持即时联系。一旦前方有障碍物,护目镜检测到脑脉冲的变化就会自动发出减速或停车指令,保证骑车者的安全。这种独轮车是依靠环保电池驱动的,每次充分充电后可以骑行4小时。

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实验项目开发出了一种传感器,植入瘫痪患者脑部后就能够用意念操控机械手臂,大大便利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这项技术依靠一个由数百个接触点组成的4毫米传感器实现,每个接触点对应大脑中特定的位置,能够即时“解码”从脑细胞和神经中传来的信号。信号被传递到电脑之后,由特定软件对照人体运动模式进行解码分析,并生成操作机械手臂的代码。

无独有偶,韩国高丽大学的研究小组也致力于帮助瘫痪人群获得活动的能力,为此他们研发出一款先进的外骨骼机器人。这款外骨骼机器人通过脑电波接口测量信号并读取用户的脑电波,再由信号处理系统筛选出正确指令并给信号分类。最终,通过匹配分类脑波与大脑发出的信号,确定外骨骼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完成用户的指令。

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一名残疾人利用脑控技术完成了开球仪式,让全世界观众共同见证了脑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项脑机接口技术近期也有新的发展,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装置来远程控制机器人,旨在帮助残疾人士探索未知区域。测试者需要在脑中植入芯片,或者戴上布满金属片的脑电头套,通过脑电波变化来指挥机器人的行动。

由此看来,国际脑研究组织将21世纪称为“脑科学时代”不无道理。目前人类对大脑的研究仍然是有限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未来脑控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1.综合全文内容,请给“脑控技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脑控”能成为科技新宠?

3.文章第三和第四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4.根据文章结尾的叙述,发挥想象,描述“脑控技术”可能在某一领域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都相同的一项(    )

A. 选贤能           神情苏黄不属 (《核舟记》)

B. 外户而不闭       渔者歌曰(《三峡》)

C. 人各复延至其家   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D. 问今何世         谓大同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实是欲界仙都(《答谢中书书》)

B. 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通计一舟,人五;为窗八(《核舟记》)

C. 故人不独亲亲        间千二百里(《三峡》)

D. 货恶其弃地          相与步中庭(《记承天诗夜游》)

3.下列关于两文理解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是《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的艺术再现。

B. 《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大道之行也》中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相似,“往来种作”与“男有分,女有归”相似。

C. 无论是甲文中陶渊明追求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论述的“大同社会” 的美好构想,都体现了对理想追求的积极态度。

D. 甲文以进出桃源为线索,叙事中写景,虚实结合,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能;乙文多用排偶句式表明作者观点,具有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特点。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中“破”“ 深”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正确默写古诗文原句。

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②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④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⑤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