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③,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④日,衣襕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说,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______,不如张景一书。”

【注释】①柳开:北宋人。②任气:任性气盛。③主司:主考官。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④引试:面试。⑤襕(1án):古代的服装。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柳开少任气(___________)    (2)主司(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以此骇众取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在文末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文意通顺。

柳开_____________,不如张景一书。

4.文中柳开的任性气盛和张景的_____________形成强烈的反差,具体表现在两人应举举动上的差异,柳开是“______________”,而张景是“_______________”。

 

1. 喜欢 同“悦”高兴 2. 想要用这样的举动(方法)惊动众人博取名声。(关键词欲、以、骇) 3. 千轴 4.谦逊内敛 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衣襕自拥车入)唯袖一书帘前献之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的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柳开年轻时很任性气盛,好:喜欢。②句意为:主考官非常称赞欣赏(张景的文章),说:同“悦”,高兴。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名:名声。句意为:想要用这样的举动惊动众人博取名声。 3.该题实际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由题干中的句子“不如张景一书”对应的是“唯袖一书帘前献之”可以看出,文中的“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可以看出在文末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千轴”。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由柳开的“衣襕自拥车入”和张景“唯袖一书帘前献之”可以看出,文中柳开的任性气盛和张景谦逊内敛形成强烈的反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1.上文作者是_____(朝代)的书画家、文学家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愈往而不知所穷。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作者提出“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的观点。

B. 第②段作者以孔子等名人事例论证深入研读的重要。

C. 第③段作者指出“无所不诵”、“反覆诵观”的必要。

D. 作者写此家书的目的是引导子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上阕写了当年和现今两个场景,各表现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梦断”与“梦回吹角连营”中“梦回”的意思不相同。

B. “泪空流”写出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与失望。

C. “心在天山”与“身老沧洲”构成强烈对比。

D. 这首词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感人至深。

 

查看答案

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