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 (1)通过阅读屈原之赋、范公之文、李杜...

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

(1)通过阅读屈原之赋、范公之文、李杜之诗,使我们感受到了岳阳文化底蕴的深厚。

修改意见:                                                                    

(2)春赏民族风情,夏观黄果天瀑,秋赏天星幽境,冬观夜郎碧水,安顺的四季真是旅游度假的胜地。

修改意见:

 

(1)把“使”去掉,否则无主语(2)主语“四季”和宾语“胜地”不能搭配,把“胜地”改为“季节” 【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阅读屈原之赋、范公之文、李杜之诗”在句中作方式状语,如果不把“使”去掉,整个句子就缺少主语。 (2)“安顺的四季真是旅游度假的胜地。”主语“四季”和宾语“胜地”不搭配,应把“胜地”改为“季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了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 排球队大比分输给育才中学后,教练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学校争光。

C. 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总是默默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得益(zhāng明显)     龙吟凤(huì 鸟鸣声)       举(zhù 筷子)提笔

B. 惟妙惟(xiāo相似)      妇(rú 小孩子)皆知        强(guō 过分啰嗦)不舍

C. (jiǒng 差不多)乎不同  (shì 依仗)才放旷         浩瀚无(yín 界限;边际)

D. (lì滴)尽心血         千山万(hè 山沟或大水坑)  (qì 刻)而不舍

 

查看答案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

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_ (作者)的小说《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请尝试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中的任意一个方面,用两三句话谈谈你阅读这部作品的感受。

 

查看答案

请以“         ,我的快乐之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读书、运动、助人、自信……”,使题目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我一听,就有点蒙。

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你要到哪里?” 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 ,“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文有删改)

1.文章第1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3.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4.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