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亲自然,品尝山珍春笋鲜味 鲜味春“笋”君尝否 林正华 ①“笋”,按季节时间分有两...

亲自然,品尝山珍春笋鲜味   

鲜味春“笋”君尝否

林正华

①“笋”,按季节时间分有两种:一是冬笋,一是春笋。从造字法来说,笋,原来写作“筍”,应当是冬筍的“筍”。《说文》:“筍,竹胎也。從竹,旬聲。”胎,言其含苞。观其形,会其意,说明它还包在泥土之下。段注曰:“醢人注曰:‘筍,竹萌’”,“竹萌”是什么?竹萌就是破土而出的春笋,萌者,嫩芽也。所以,照道理说,春笋的“笋”与冬筍的“筍”应有所不同。你看,“筍”,多么像一个胖小子还深深地埋在他母亲的肚子里;“笋”,多么像婴儿已露出了小脑袋。从“筍”到“笋”有一个演变过程,“筍”长得很快,不是有“雨后春笋”的成语吗?十来天,就看出“筍”已茁壮成长了,所以“筍”字是竹头下面写个“旬”。现在,不管是冬笋还是春笋,都写成“笋”了。

②冬笋埋在土里比较难寻难挖,靠循着笋鞭寻挖;春笋比较好挖,但不能盲目去挖,自有规矩、方法。日前,看到学友何克俭写的一篇《故乡的春笋》,里面写的怎样挖春笋的一段很有意思,可作参考,现抄录在下:

③“挖春笋,也很有讲究。先谨慎地用锄头刮开“笋策”的泥土,看到笋尖之后,再在它的四周将泥土挖开,直到看见笋鞭,然后沿着笋鞭之侧将春笋的臀部用锄头斩断,却不斩断笋鞭,这样,一颗春笋就可以“”出来了。挖掉春笋的地方要将泥土覆平,以待旁边的下一颗春笋继续生长。挖小的春笋不费多大力气,但是遇到大的,往往挖得汗流浃背。何况笋山广袤,竹海无边,每天只要没事,就可以挖笋无数,因此,童年的那段时光里我们每天满身臭汗,却依然乐此不彼。可是春笋也不是见到就能挖的,如果是一颗粗壮正直的春笋,大人们一般会着它,让它长成参天的毛竹,于是就在笋策旁边插上“竹簛”或草标,表示这棵竹笋已被找到,主人想让它长大成材,别的人一般也就不会再动它了;人们挖掉的,也只是斜躺歪长的春笋。这是早年民风淳朴的体现吧,拿到今天,大概也算得是讲究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吧。”

④春笋的味道鲜嫩爽口。苏东坡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郑板桥也说“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可见笋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人人爱吃的山珍佳肴,其味无比。腊肉螟蜅红烧笋,荤素结合,既好吃,又有营养;笋杂芥菜炒,一青二白,色香味补俱全;海参炖笋丝羹汤,滋润滑溜,解渴解馋;油焖春笋,鲜嫩无比;还有白鲞红烧春笋、咸菜肉丝炒笋,最宜下饭;等等烧法皆可,请君不妨一试,以获大快朵颐之效也。

1.作者向我们推介“鲜味春笋”,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笋”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后完成下表的填写。

段落

介 绍 内 容

笋的季节种类,说文解字“筍”和“笋”

②③

                  A

B

 

 

2.文章第①段划线句中说“所以‘筍’字是竹头下面写个‘旬’”,请仔细揣摩,这里的“旬”有什么含义呢?

3.文中加点词语“臀部”“请”“养”能分别替换为“根部”“挖”“留”吗?为什么?

4.阅读第③段,说说人们为什么有时找到了春笋不去挖出来,而是在笋策旁边插上“竹簛”或草标呢?

5.文章第④段中为何要引用苏东坡和郑板桥的诗句?请说明理由。

6.积累链接:竹笋味鲜,成竹品美。东坡云:“宁可食无肉,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请在横线上补充出原句。

 

1.A.春笋的挖法讲究 B. 春笋的鲜味做法。 2.“筍”长得很快,十来天,就看出“筍”已茁壮成长为“笋”了,这里的“旬”即取其“十天为一旬”的含义。 3.不能替换。因为“臀部”“请”“养”这三个词有拟人色彩,表意形象生动,富有情意。“请”有恭敬之心;“养”更有一种倍加呵护的情感,体现作者对笋的喜爱。若换了,语言显得平淡无味。(意近即可) 4.说明找到的可能是一颗粗壮正直的春笋,主人想养着它,让它长大成材,就用“竹簛”或草标作标记,别人就不会再动它了。这也体现了早年的淳朴民风,算是讲究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概括准确、意对即可) 5.说明笋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人人爱吃的山珍佳肴,其味无比。也更好地说明春笋的味道鲜嫩爽口,既增强说服力,又添诗意。(意近即可) 6.不可居无竹 【解析】 1.试题分析: ②段“冬笋埋在土里比较难寻难挖”“自有规矩、方法”③段“挖春笋,也很有讲究。”看出A空可填“春笋的挖法讲究”。④段“春笋的味道鲜嫩爽口”“等等烧法皆可” 看出B空可填“春笋的鲜味做法”。 2.试题分析: 画线句子中“十来天,就看出‘筍’已茁壮成长了,所以‘筍’字是竹头下面写个‘旬’。” 可以看出“旬”即 “十天为一旬”的含义。 3.试题分析:从拟人的修辞手法考虑,同时,结合作者的情感。 4.试题分析:从第③段划波浪线的句子的后文概括即可。 5.试题分析: 从内容上看,说明“春笋的味道鲜嫩爽口”和“笋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人人爱吃的山珍佳肴,其味无比”;从结构上看,引用名人诗歌,既增强说服力,又添诗意。 6.试题分析:注意名诗名句的积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能臣巧谏,学交流艺术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

【注释】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少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弓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 务:一心,一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能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  

(2)欲言(_________)

(3)子来何苦沾衣如此(________)   

(4)如是者三旦(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3.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断4处)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4.请从【乙】文中归纳出一个成语。

5.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上面两篇文章,你能得出一个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保君子本心,养浩然正气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公仪休①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日:“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③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已之自为也。”     

选自《初潭集·廉勤相》。

  注释:①公仪休:周代鲁国穆公的相。   ②下人:退让人,不敢要求别人。③枉:违法曲断。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所识穷乏者我与________ ⑵万钟于我何__________⑶夫嗜鱼,故不受也_______ ⑷公仪休鲁而嗜鱼________

2.与例句“妻妾之奉”中的“之”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蹴尔而与之    B. 局促一室之内

C. 处处志之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翻译句子: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个语段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⑴甲文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文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划线句“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所表达的意思,可以用一句12字的俗语进行表述,请问这句俗语是?

 

查看答案

《关雎》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曹刿论战》中,曹刿判断齐师逃跑时没有埋伏,可追之的句子是(八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