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个人都有优秀的地方 我们通常认为,那些事业成功的杰...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个人都有优秀的地方

我们通常认为,那些事业成功的杰出人士,他们身上都有着我们常人所不具备的优秀的素质。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至少有一方面是优秀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不论与谁打交道,如果你能够明了这一点,然后以不留痕迹的方法让对方明白,他是具有优秀素质的人,你就赢得了对方的欢心,你也就为自己打开成功之门了。

美国的卡纳基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在纽约,他准备邮寄一封挂号信,所以到邮局排队。他注意到那位负责挂号信的邮局员工对他的工作很不耐烦的样子,这也可以理解,称信、取邮票、找零钱、开收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他一直做着这种单调而重复的工作。

“我一定要让这个人喜欢我,”卡耐基先生对自己说,“显然,要让他喜欢我,我必须和他说让他感兴趣的话。当然得是有关他的,而不是关于我的。”因此卡耐基先生问自己:“他是不是有值得我赞美欣赏的地方呢?”

就在这位邮局员工给他称信的时候,卡纳基先生热情地对他说:“真希望我也有您这样的好头发。”

略微有些惊讶地,那位员工抬起头来,看着这位赞美他头发的顾客,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微笑。“现在没以前好了。”他很谦虚地说。

“虽然它比以前稍减光泽,但仍然还是好样的。”卡耐基先生非常诚恳地说,“我可真羡慕您有一头这样的好头发。”

这位邮局员工听后显得格外高兴,他们聊得很愉快。最后,那位邮局员工告诉卡耐基先生:“有许多人说过我的头发好看。”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然后,他非常精细、非常用心地把挂号信的手续办完,并且给卡耐基先生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让卡耐基先生以后有业务的时候直接联系他,他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办好。

在人类行为中,有一条至为重要的法则是“永远尊重别人,使对方获得自我成就感”。遵守它,就会为自己带来快乐;反之,如果你违反了他,那你就会陷入无尽的挫折。

著名的心理学家杜威教授也曾经说,“自重是人类天性中最强烈的冲动和欲望”。另一位心理学家詹姆森教授也说:“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欲望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

毫无疑问,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观点被人采纳,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希望周围的人喜欢你;你渴望得到真诚的赞美,而不愿听到不值钱的卑贱的谄媚,就让我们自己记住并遵守这条法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就应该先怎样去对待别人。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英国作家凯恩,他的小说《基督教徒,法官,英国曼岛人》风靡世界。凯恩是个铁匠的儿子,一生只上过8年学,但他去世时已成为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为富有的作家,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人读过他的小说。凯恩是如何成功的呢?

凯恩酷爱诗,所以他将大诗人罗斯迪所有的诗都读了一遍。读完之后,他写了一篇演说词,歌颂罗斯迪在诗歌方面的高深造诣以及取得的艺术成就,并将它亲自送给了罗斯迪本人。见到这个年轻人,听着这个年轻人的赞美,罗斯迪非常高兴,“一个青年能对我的才华有如此高深的见解,他一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一向自傲的罗斯迪将凯恩请到自己的家中来,让他担任自己的秘书。这彻底改变了凯恩的人生道路。他凭借这一新的身份,接触了许多那个时代著名的文学家,从他们那里接受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并受到他们的鼓励和激发,开始了他自己的写作生涯,最终享誉世界。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下面加横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至少有一方面是优秀的。

4.说一处你身上“优秀的地方”。读文章后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每一个人都有优秀的地方。 2.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①举例论证,如文中列举了美国的卡耐基与邮局员工交往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不论与谁打交道,如果你能够明了这一点,然后以不留痕迹的方法让对方明白,他是具有优秀素质的人,你就赢得了对方的欢心,你也就为自己打开成功之门了”的观点。②道理论证,如文章引用孔子的话证明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至少有一方面是优秀的”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如文章开头把事业成功人士与“每一个人”作对比,突出了“每一个人都至少有一方面是优秀的”,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 3.不能。因为“至少”是副词,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每个人身上优秀的地方最少一个方面,若删去显得太绝对。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简洁性的特点。 4.示例:我身上优秀的地方是喜欢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最快乐的事情。我读后收获很大,觉得以后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多看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尊重别人,从而获得别人的尊重。 【解析】 1.试题分析:标题即论点“每一个人都有优秀的地方” 。中心论点在文章中最常见的情况有:⒈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或结尾处。⒉文中没有直接体现中心论点的语句,但是通过将文中各部分的意思进行推敲,整理,找出集中议论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点睛:明确中心论点。看能否在文章中找到一句, 议论文的作者为了使自己的中心论点鲜明,十有八九要在文中直接表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一般会有这样的原句。我们可以把它勾划下来。如果没有,那就得自己概括一下;如果你认为有,就把它勾划出来。 判断你找到的句子是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句。考证它的正确性:这个句子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不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个短语或词组,因为短语或词组一般不能表述一个完整的句意。 2.试题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比较多,①举例论证(例证)②道理论证(引证)③对比论证等等,一定要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3.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简洁性的特点。 答案:不能。因为“至少”是副词,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每个人身上优秀的地方最少一个方面,若删去显得太绝对。 4.试题分析:此题也有强烈的开放性,答出自己身上“优秀的地方”即可。正像文章标题所说“每一个人都有优秀的地方”,那么自己同样有优秀的地方。答第二问时最好从内容方面答收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说明文阅读

  【甲】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特点,这才是可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皲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这里的树,又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妇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丙】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渐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1.三段文字都写到“树”,但各有不同的特点,如甲文所写的树木特征是“高低错落,充满画意”。请从乙丙两文中选择有关词语,概括树木的不同特征。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段文字写树都强调了气氛,如甲文突出繁华欢悦,乙文突出_________________,丙文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三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乙两文多处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 甲文没有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 乙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D. 甲乙丙三文都采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4.从说明顺序来看,甲乙两文都是_______顺序,丙文是________顺序;从文段结构看,甲文是__________结构,乙文是_________ 结构,丙文是并列结构。

5.有人认为甲文段中写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妥,因为既然“没有”就无说明的必要。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32个未接电话

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我和同班同学小华在学校上课,直到下午5点半才离开学校。

②天已经黑了,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刚好来了一辆车,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去,找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这座城市几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A)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如果一直下到明天,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当我觉得该下车的时候,定睛一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我们上错车了!

③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联系妈妈。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手机落在家里了。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孔,我有些害怕了。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两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更糟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了!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我自己也急得想哭。

④我的爸爸妈妈在城边开了一家服装公司,要到半夜才回家。平时放学后,我坐公共汽车去爸爸的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学校离公司很远,但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平常下午4点半放学后,不到1个小时我就能到达公司。我所在的是一所著名高中,学校功课很多,考试也很难。今天,老师延迟放学了,没想到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⑤(B)雪花还在空中轻轻地飞舞着,旋转着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但此时,我们已丝毫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停地哆嗦……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妈妈打来的,问为什么这么晚还没有回家,还问我是否和小华在一起,说我妈妈很担心我。不久,妈妈打来了电话,她急得快哭了,说差一点就报警了。我告诉妈妈,我们上错了车,让她别着急。8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小华的爸爸,他先把我送回家,然后带着小华回家了。

⑥一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32个未接电话!20条信息!在我没有回来的短短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顿时,强烈的感动和自责让我无地自容。我哭了,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第二天,我见到妈妈仍一脸疲惫,就流着泪向妈妈道歉。妈妈抚摸着我,慈爱地说:“你长大了,以后出门要记得带手机。”

⑧这件事让我想了很多。是的,我已经长大了。但也许,我要改掉的不只是忘带手机,也不是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认真、细致做事,学会报恩。妈妈,放心吧!我不会再让您操心了!          

(第十三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等奖,余义君)

1.文章为什么用“32个未接电话”做标题?

2.从记叙顺序来看,第④段属于什么顺序?主要作用是什么?

3.第②、⑤段画线的(A)(B)两句都写到了雪,请选择其中一句,说说作用

我选择____句,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文中有关“我”和小华被送回家的情节作者只用一句话来叙述?(2分)

5.在“我”和妈妈两人中任选其一,并根据选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思想性格(2分)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作答)

(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下联:_______________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古代诗歌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里,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_________ ,  _________。”而在杜甫《春望》中,春天的开花,鸟鸣无疑引发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__________________ 。”

⑵《黄鹤楼》一诗中作者在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 _________________ 。”

⑶《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外奇特优美的自然景观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⑸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

 

查看答案

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这里蕴涵着美学的道理。与“枝间新叶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有着相同美学效果的一项是( )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