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然后...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而伯乐不常有。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

(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

(5)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伴过年华。

(7)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有伯乐 千里马常有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惟吾德馨 高斋闻雁来 巢成雏长大 怅望青田云水遥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材”“馨”“斋”“巢”“遥”的写法。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红叶

①秋天的挂号信是故乡的一枚红叶托来的。那叶子虽然失去了夏日的翠绿与鲜活,但千丝万缕如云如织的红晕,仍然显示着生命饱经沧桑而不衰竭的光泽。仔细阅读,总能品出满心满目的沉重。

   ②坐在城市的秋天里,遥祭天边属于红叶的怀想,许多人许多事便在红得烂漫的季节踏歌而来。一缕亮丽而亢奋的情愫,不因岁月的冷雨寒风,历史皱纹一般地印出那些曾经拥有的风景。

   ③那一年,霜早早地落了,童心里飘漾的一湾亮绿,立时被腾起的深色写意所笼罩。伴着满树乞求阳光感激阳光的叶子,我站在无言又无奈的母亲面前,我能说些和做些什么呢?蜂飞蝶舞、扬鞭吆喝的温馨与雄浑,是与眼前的悲怆画面不相协调的。母亲喜欢红叶,常常把红叶一生的辉煌与美丽归结为朴素的“好看”二字。这样的定义虽很肤浅,但原始的美能说明红叶作为一种生命过程所独有的轰轰烈烈的平凡与伟大。正如春风的笑,是为绿遍山野;夏雨的狂,是为挥洒豪气;秋月的眼,是为收获鼓劲;冬雪的吻,是为大地铺上一层不掩饰的晶莹一样,让一组神韵在特定的氛围内展示风情。这种风情有可能过程是短暂的,只要留住搏击的顽强与执著,是能够找到属于生命的隽永的。

   ④然而起风了,灰蒙蒙的天空,一片苍凉。路边的树叶,已经失却了青春的娇艳,痛苦地作着最后的告别;病床上的母亲,泪眼朦胧。看着刚刚绽芽的我,她真的不愿像那一片屈于命运的红叶啊!但是,病魔吞噬生命是与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的。母亲仿佛很安详,连最后的遗言,也是让我去拣几片红叶。我跑在童年的秋天里,为母亲拣回了一大把红叶。母亲数着这些红叶,如同数着我可以用月计算的年龄,终于,她的笑永远地印在了那把红叶之上。

  ⑤红叶度过了一个辉煌的时刻,而我的感觉也突然回归到被爱怜所簇拥的晨光里。那是一个夜晚,在严寒即将为大地更换主题时,你踩着松软的泥土走了……而我则踩着落叶向你扑去。

  ⑥我并不企盼一切都会永恒。红叶告别季节,这是自然的法则,就像再坚硬的岩石也注定要风化为泥土一样。造物主在造出万物时,就给了它一个不可超越的毁灭命运。我仍在爱着,就像叶子热恋土地一样,在狂风中不管旋得多高,最终还要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因为,它从枝头走下来,已经有一个归宿在向它招手。我的归宿在母亲亲手为我设计的坐标里。

  ⑦让世界所有的叶子都飞舞吧,那是一颗颗袒露真诚的心哪!

  ⑧天上的红叶一片片/思念到天边/思念到永远……

⑨把思想从往事中拽回,虔诚地注视今天的红叶,红叶便是活着的历史。是的,一切都未曾老去,也绝不会老去,只要大自然的秋风刮来,那飞溅的流苏,那童年的云雨星光,那饱蘸生命之美的红叶,便突破时空的界限,染红我遥远而清晰的梦境。

1.说说第①、②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第③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拿“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与红叶作比?

3.第⑥自然段“我的归宿在母亲亲手为我设计的坐标里”这句话中一个“藏”字耐人寻味,请结合文章进行赏析。

4.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段,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愫。

 

查看答案

①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是很容易动怒的。就连那些胸襟开阔、修养极高的人,有时也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区区小事而怒从心起,从而招来祸患,酿成悲剧。

②我们知道想要成就一件事情,是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努力的,但易于动怒的人,往往会在遇到麻烦时因心情浮躁而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结果把好好的一桩事情搞得一塌糊涂,就像蜜蜂一样,为了一点小小的冲撞竟然把自己整个生命付之于最后的一蜇。

③我由衷地欣赏那些谦逊达观、心境平和的人,他们即使身处最险恶、最苦难、最无奈的境遇,仍能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财政部供职期间,为了扭转金融危机而竭尽全力,但他的许多精辟的见解却遭到非议,连人格尊严也受到凌辱,最后他客客气气地呈上辞职信。然后回到宁静的、能够充分施展他才华的剑桥去,回到书房去,跟他的藏书和藏画在一起,以坚强的意志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其实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与其怨天尤人,悲观沉沦,倒不如“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把愤怒变为葡萄园①”。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因为“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有限的精力,有限的光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资源。只有那些不明智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悔恨、诅咒和愤怒上。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瀑布”。一旦它肆意咆哮暴怒起来,会酿造泛滥成一场人间的祸患灾难。可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它,就会变成一种“造福人类”的巨大能量和资源,去滋润万物生灵。(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葡萄园在西方人的词语中有平息愤怒,平和心态的意思。

1.细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论点。

2.选文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①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一直与鸟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始只知道猎捕它们,食其肉、饰其羽,慢慢就懂得驯化饲养。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认识也越来越明确——鸟类是人类不可多得的益友!
    ②鸟类在消灭森林、农田和草原虫害方面的作用是人所尽知的。例如新疆巴里坤草原,每年春末都有大群的粉红椋鸟从南方飞来繁殖。一只粉红椋鸟的雏鸟平均每天可啄食西伯利亚蝗虫一百三十七只。未经它们捕食过的草地,蝗虫密度每平方米有三十三只,而它们经常捕食的地段,每平方米还不到一只,灭虫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又如松毛虫是我国松林的主要虫害,每年受危害的松林面积近三千万亩,损失木材几百亿立方米。山东日照县华山大队工人驯养灰喜鹊消灭松毛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③在消灭鼠害方面,鸟类更是我们的得力助手。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捕食鼠类近十只。一只红脚隼在育雏期间每天要吃十几只老鼠。目前全国鼠害严重,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猛禽捕猎过度,使鼠类天敌大大减少。

④鸟类也是仿生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鸟类在空中自由飞行,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有极大的吸引力。科学家经过试验,弄清了鸟类定翼滑翔的机理,终于发明了飞机。之后,又受到百灵鸟、蜂鸟的直起直落的启发,发明了直升飞机。现代的许多仪器,也是根据鸟类的各种行为、器官而发明的。
    ⑤正因为鸟类与我们人类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鸟类的保护工作,甚至把保护鸟类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和文化及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之一。

1.文章第②自然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第③自然段画线句中的“得力”有什么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阅读上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⑴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歌第三、四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泰之义。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中和中,将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使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释】①姨妹:姨母的女儿。②二子:两个女儿。③女弟:妹妹。④适:嫁。⑤缗(mín):穿钱的绳。

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二子为托”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    B.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C. 贻以金钗    D. 卷石底以出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有眼疾的长女。

B. 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购得一铁灯台,洗刷时发现是银制品,他就立即赶回去,将灯台还给卖主。

C. 孙泰非常仁慈。他花两百贯购买一别墅,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便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后就可以将别墅送给老妇人。

D. 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却因老妇人之故,不仅家未搬成,还为别墅倒贴了钱,但他对老妇有恩却不求报答——坐船离去,一去不返。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众皆泰之义  伏:_______________    ②将于义兴  家:________________

③吾得京书    适:________________   ④言   讫: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⑴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