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黄昏断想 ①城市的喧嚣被客车甩在身后,返乡的心情急迫里带着轻松。 ②走进村头,天...

黄昏断想

①城市的喧嚣被客车甩在身后,返乡的心情急迫里带着轻松。

②走进村头,天已近晚。秋树婆娑,月影在望。有炊烟,有晚露,伴着月的清辉,在不经意间触发了诗兴,原来诗歌就在这乡村近晚的炊烟里,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似乎到了浓得化不开的程度。我在村头下车,想体验久违的乡野暮景。一切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笔下多次出现的故乡小村依旧,静得像一幅画。四野平旷,蛩声入耳。西天最后一抹晚霞把色彩随意在天幕上挥洒,似是倾尽一日的力量试图留给我渲染极致的印象。浓墨重彩的大写意在乡人匆匆的行色中不讨巧不媚人地铺排着。放羊归来的老汉,披一身晚霞,鞭声吆喝与羊咩犬吠相应和,处处自然,时时有趣。我仿佛天外来客,与这些真正的自然之子格格不入。

③放下行李,在奶奶的捶布石上小憩,凉意袭人,心中却备感温暖,那是对家的渴望,是温馨的怀旧,是历经沧桑又长久疏离的感慨。摸摸平滑的纹路,嗅嗅苍翠的青苔,满怀情意。他们像故交等待着我的到访和归来,不嫌弃我的仆仆风尘,不聒噪我长时间的音讯不通。河边柳是上了年纪的时光记录者,应该存有我曾经水中摸鱼、河岸照影、树顶掏鸟蛋的儿时印记,也不会忘记我清明时给他留的伤痕,春来为他吹奏的柳笛音,夏夜在他怀里听到的乡情野闻。站起身,摸一摸粗糙的树皮,为他的隐忍无语叹服良久。手栽的白杨高耸入云。他的身下有我捉蚂蚱和蟋蟀时跌跤的印痕,也有割草时用镰 刀在他身上刻下的符号,那一年高考落榜和父亲怄气时的泪珠似乎也还在。飘舞的叶片似是声声召唤,唤醒我的记忆,带我回味那青涩的过往。奶奶的笑声、妈妈的唤归声在空气里酝酿,跟清风应和。沉浸在玩乐里、投身于游戏中、迷失在熔金落日和迷蒙烟树里的我不舍离去,而她们的呼唤化成了线,我变成了恋家的风筝身不由己地飞回来了。

④掌灯了,家成了温馨的壳,这壳里,爷爷的旱烟光、爸爸收工归来的疲惫身影、妈妈为爸爸拂尘时的小怒、奶奶灯下纺线时墙上的留影,变成清晰的画,在脑海里映过,在田野的寂寞和夜幕的纯净里放大。我告诉自己,于这一切,这一刻,我不是过客,也不是看客,我是个归人。

⑤老迈的爸爸早已经铺好了炕,躺上去,阳光的味道似与城市里的截然不同,那里面,有我舍不掉的亲情和化不开的乡情。菜已上桌,酒瓶已开启,茶也正浓,推杯与换盏间放开了束缚良久的心胸。这时候,肝胆相照,心底无私,那是在牢笼般的钢筋水泥和豪奢霓虹下体验不到的,那是放纵了身心投入天地宽阔里的惬意和自适。

⑥几个月来,渴念在这一刻得以慰藉,但相见也预示着告别。我不知道,一旦离开,谁能为 我梳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让我在这宁谧的时空里永安我的魂灵。

1.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

2.文中的小村具有怎样的特点?

3.品析文章第②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文章既描绘眼前景物,又回想往日美好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本文通过写久居城市的“我”黄昏返乡时的所见所想,表达“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抒发“我”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2.景色宜人(优美)、宁静、和谐、温馨。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天晚霞的灵动与色彩艳丽,进而写出了故乡黄昏的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4.虚实结合,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具体(丰富文章内容)能更好地表现“我”对故乡的深厚感情,突出文章主旨。 【解析】 1.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的题目,注意联系文章的内容,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聚,首先要对相对散乱的形式进行整理,最后到一点,这样就要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段落划分,看文章都描述了哪些事情或精致,分析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找到文章的神,文章的神一般集中在开头、结尾和中间行文中表情达意的句子中,找到这些就找到神。本文通过写久居城市的“我”黄昏返乡时的所见所想,表达“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抒发“我”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2.试题分析:城市的喧嚣与宁静的故乡对照着写,有助于突出故乡的特点。此题要从中间几个段落去找答案,甚至可以用文中词语来回答:景色宜人(优美)、宁静、和谐、温馨。 3.试题分析:把“西天最后一抹晚霞”人格化,“晚霞”竟能“把色彩随意在天幕上挥洒”,这是明显的拟人手法。答作用时不妨与文章中心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天晚霞的灵动与色彩艳丽,进而写出了故乡黄昏的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4.试题分析:题干“既描绘眼前景物,又回想往日美好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现实与未来交相辉映,是虚实相生的写法,这样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具体,并能更好地表现“我”对故乡的深厚感情,突出文章主旨。答3和4题的时候,都要联系到中心,这样就跑不了偏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有钱与值钱

①这个世界上,谁都离不开钱,吃穿住行皆要用钱支付,再清高的人也要和钱打交道。于是,围绕着人与钱的关系,就形成了各色人等:有钱的人与值钱的人;有钱又值钱的人与有钱但不值钱的人;值钱却没钱的人与没钱也不值钱的人。

②有钱的人却不值钱,他们一无本事,二无贡献,却富得流油,这是最不合理的。最典型的就是某些富二代、官二代、名二代,就因为有个“好爸爸”,一生下来就在钱堆里打滚,好吃好喝,应有尽有,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结果多数都成了啥都不会的纨绔子弟,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虽然有的是钱,却最终一事无成,一文不值。

③值钱的人却不一定有钱,这是最令人遗憾的。大科学家钱学森当年从美国回来时,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就说“钱顶美国五个师的兵力,绝不能让他走”,言外之意,他很“值钱”。但他始终对钱没多大兴趣,自愿过着平常的生活,即便后来拿到一笔百万奖金,也很快就捐赠了出去。还有邓稼先,那可是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总设计师,参与指导了中国进行的全部32次核试验,你说该值多少钱吧?可他一直生活清贫,拿着普通人的工资,两弹试验成功后,他得过两次奖金,共二十元。今天听来确实令人齿寒。

④因而,让值钱的人又很有钱,才是最公平最合理的。齐白石很有钱,是因为他的画很值钱,随便涂抹几笔,就能换来成千上万的银子;乔布斯很有钱,是因为他的脑子很值钱,善于经营,大胆创新,一个“苹果”就使他财源滚滚股;股神巴菲特很有钱,是因为他的点子、眼光很值钱,能和他共进晚餐,需付出三四百万美元的高价,就这还要排队。这样的人,造福社会,服务公众,自己也不少挣钱,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的价值规律,多多益善。

⑤一个正常的社会,就应该是越值钱的人越有钱,因为其劳动质量高,社会贡献大,反之,若值钱的人却没钱那就是悲剧。文革时,“知识越多越反动”,那些“值钱”的专家、学者、教授、科学家,或被打成“三名三高”、“反动权威”、“白专道路”,或被关进牛棚,被勒令去打扫厕所,家产被没收,工资被扣发,至今提起来仍让人心有余悸。如今,虽然知识、技能值钱了,但不值钱却有钱的人也不少,这种人身无长技,早晚会坐吃山空,长则几十年,短则十年八年,就一定会破落衰败,“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难逃富不过三代的规律。所以说,有钱的人却不值钱是很危险的。

⑥要让值钱的人有钱,一是社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创造、尊重技能的氛围,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羁绊,就是要让有能耐、贡献大的人先富起来,腰缠万贯,富得让人嫉妒;二是那些值钱的人自己也要拿出真本事,干出绝活,做出突出贡献,让你的老板、上司觉得你确实物有所值,就该给你高薪,也让你周围的人口服心服:人家就是有本事,值这个价!

⑦一个经济繁荣、科学昌明的社会,一定会有一大批既值钱又有钱的人成为社会中坚,显示着正能量,起着榜样的力量,昭示更多的人像他们那样,靠本事吃饭,凭能力处世,引领劳动为荣、不劳而获可耻的社会风气。你想有钱吗?就去长本事,学知识,充实自己,强大自己,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君不见那些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那些造诣高深的教授学者,那些擅长赚钱经营的商场骄子,那些身怀绝技的高级技工,那些摘金夺银的体育健儿,不是到哪里都抢手,到哪里都吃香喝辣的?

⑧让值钱的人有钱,那是必须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3.请为第⑦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小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gǔ)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1.诗的首句中__一词不仅写现成之景,而且暗示了离别,而另一字__则点染出当时渡口的凄清。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2)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3)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

(4)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

(5)《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爱莲说》)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1.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草木花               江湖

B. 谓菊                 尝求古仁人之心

C. 同予者人            

D. 可远观不可亵玩       先天下之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枝:长枝节

B. 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C. 陶后有闻        鲜:很少

D. 斯人            微:微小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B. (乙)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C. (甲)文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

D. (乙)文作者通过写“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之心”的“览物之情”,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主人公祥子拉着一辆黄包车在风雨中哆嗦,在烈日下喘息,在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B. 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C.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都是不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合称“大李杜”。代表作有《春望》《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