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放弃,是一种智慧 ①人生如棋,高明的棋手重视获取,也懂得...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放弃,是一种智慧

①人生如棋,高明的棋手重视获取,也懂得放弃。有时需要丢卒保车,有时也需要丢车保帅。所以说,生活的艺术也就是放弃的艺术,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②“放弃”或“放下”,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佛陀在世时,有位婆罗门拿了两瓶花要献给佛,并请他开示佛法。佛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左手的花瓶。佛又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右手的花瓶。佛还是说:“放下。”婆罗门满脸疑惑地望着佛,不知佛还要他放下什么。佛说:“我是叫你放下六根、六尘、六识。只有这样,你才能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可见,要放弃的不仅仅是有形的东西,名利、富贵、一切的烦恼,统统都可以放弃。

③秦末的项羽,论力论智,都不比刘邦差,但他却自刎而死,为什么?因为他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

④第一,他没有放下过去的荣誉,起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但却成了他骄傲的资本。第二,他没有放下暂时的失利,认为自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忘了另一条古训“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他把这一切都放下,也许,他就肯过江东,一切从零开始,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⑤亚历山大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在征服了许多王国胜利返回的途中,病倒了。临终前,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东西,否则,他的寿命还可以长久些。于是,亚历山大向将士们提出了三个遗愿:第一个遗愿是,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第二,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

⑥亚历山大第一、二个遗愿说明,生命和财富,一个人最终都是要放弃的。第三个遗愿,说明他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空着手离开这个世界的。

⑦放弃,必然有所失,但是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你自认为得到一些时,却有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时你显得失去不少,却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说,没有失也就没有得,不要以一得而喜,不要以一失而忧,风物长宜放眼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失之东隅”却会“收之桑榆”,熊掌与鱼不可兼得时,先要放弃几条小鱼,再去获取珍贵的熊掌。

⑧懂得“该放弃时就放弃”是一种大智慧;懂得该放弃什么,留下什么,则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⑨有一种放弃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放弃,尽力而为之后,发觉此事与我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一己才华之道,这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选自《现代养生》2011年第1期)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试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主要论证思路。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简单分析其表达作用。

 

1.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2.这一段作者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放弃,必然有所失,但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接着进行对比论证,指出得与失是相对的,然后引用“塞翁失马”的故事和孟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观点,进行佐证。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如文中列举项羽和亚历山大的事例,从反面告诉人们应该学会有所放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作者在文章第1段通过生活中下棋的实例,得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这一段,作者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放弃,必然有失,但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接着进行对比论证,“有时你自认为得到一些时,却有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时你显得失去不少,却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说,没有失也就没有得,不要以一得而喜,不要以一失而忧,风物长宜放眼量”,指出得与失是相对的;然后引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失之东隅’却会‘收之桑榆’”的例子,和孟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观点,进行佐证。 点睛:理清文章论证思路首先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比如文中列举了“项羽失败”的例子,还有亚历山大的例子,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再比如文章第7段“有时你自认为得到一些时,却有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时你显得失去不少,却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说,没有失也就没有得,不要以一得而喜,不要以一失而忧,风物长宜放眼量”,运用对比论证,指出得与失是相对的。 点睛: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对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格式进行作答。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王安石《登飞来峰》和刘禹锡的《秋词》中任选一个默写(写出题目再默写)。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

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 《过零丁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而去之                委:离开

B. 天下不以兵革利        威:威慑

C. 亲戚畔之                畔:通“叛”

D. 以天下之所顺            顺:归顺、服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三里城                                   多助

B. 环而攻之不胜                             面山

C.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不物喜,不以己

D. 君子有不战                               日月星辰移焉

3.下列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B.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译文: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译文:限制百姓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家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D.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采用的是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做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B. 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C. 本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把战争比作治国的道理。

D. 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很强的说服力。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许多政府机构的“上网”,不过是在因特网上挂一个介绍性主页而已。

B. 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疾的。

C. 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他以后学习的程度,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成才;二是要有顽强的毅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D. 江南之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是因为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造成的,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深南大道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都市景象。

C.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