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流...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流下眼泪。___________

⑵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愁容把è hào通报。___________

⑶老头子zhāng huáng shī cuò,船却走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

⑷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wú dòng yú zhōng?___________________

 

狼藉 噩耗 张皇失措 无动于衷 【解析】试题分析: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遇到难写的字,要考虑这个字是否为形声字或会意字,以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从记事开始,我们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的路程,感受过十几度春花秋月。这其中有春花般美丽的记忆,也有刻骨铭心的难忘经历,它们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阳光,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等。

3.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一何:多么。

1.作者在本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作者写诗的目的是想勉励堂弟,但全诗没有一句勉励的话,却描写了风霜中的松柏。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__

(3)策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_________ 

(4)一食或尽粟一石 。 或: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四句中划线词语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④食不饱,力不足

A. ①和②读音相同,意义不同。    B. ①和④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

C. ②和③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    D. ③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下面小问题。

老师! 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必然部分。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

1.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2.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3.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4.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5.作者说“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