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A. 故不为得也       富贵,无相忘      (《陈涉世家》)

B. 有所不辟也      出则无敌国外者    (《孟子》)

C. 人不学,不知     不足为外人也      (《桃花源记》)

D. 人之因物则迁      苟全命于乱世      (《出师表》)

2.下面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而犹不害为玉也”相同的是哪一项?(    )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C.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D. 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4.从甲文的观点来看,乙文中所说的“君子”应该是指怎样的人?如果是周敦颐,他又会希望人们成为怎样的“君子”?

5.乙文说的是“为学之事”,却为什么又要说“琢玉成器”的事?

 

1.B 2.D 3.人的本性,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学习,就要放弃君子(的高尚品德)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不值得深思吗? 4.从甲文看,是指那些始终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舍生取义之人);周敦颐心目中的君子应该是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5.用“玉”设喻,以“玉不琢,不成器”,引出“人不学,不知道”的观点,使抽象的说理更具体形象,更容易使人接受。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B项“患”都是灾祸、祸患的意思。A项“苟”分别是“苟且”和“如果”的意思,C项“道”分别是“道理”和“说”的意思,D项“性”分别是“本性”和“性命”的意思。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与D项都是表示转折,A项表示并列,B项表示顺承,C项表示并列。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其中“迁”是变化的意思,“舍”是放弃的意思,“念”是考虑的意思。 点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从甲文来看,君子即把义放在第一位,必要时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周敦颐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出淤泥而不染”,是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5.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设喻说理的理解。乙文用“玉”设喻,以“玉不琢,不成器”,引出“人不学,不知道”的观点,使抽象的说理更具体形象,更容易使人接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江上

                  陆游                                      王安石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江北秋阴一半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晚云含雨却低徊。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青山缭绕疑无路,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忽见千帆隐映来。

1.诗人在山西村中看到了怎样的生活场景?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加以描述。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主人应声开门后,“我”这位不速之客会怎样解释自己的不请自来呢?请用第一人称表述。

3.《江上》中“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其妙处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三段对话,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儿子:妈妈,多读书就能赚大钱吗?

    妈妈:人不一定要赚大钱,但一定要有眼界有见识。

    ②儿子:妈妈,读书能让我长生不老吗?

    妈妈:儿子,读书________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 _______一定能拓宽生命的宽度。

    ③妈妈:儿子,你最近这么乖,是怎么回事呢?

    儿子:妈妈,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很喜欢里面的小男孩,我要做一个像他一样知书达理

    的人。

    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子二人围绕着什么问题在进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句意,对话②妈妈的回答中,横线处填写关联词最恰当的是哪一项?______

    A.既然……就……         B.虽然……但是……

    C.即使……也……         D.不但……而且……

    (3)对话③中,听了儿子的回答,妈妈又会怎样来鼓励儿子呢?请把妈妈要说的话写下来。

  (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面各项中,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_______

    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有两次洞中历险:第一次是和蓓姬进山洞探险,结果迷了路,经受了恐县、饥饿、疲倦的考验,最终凭借着勇敢和机智走出了山洞;第二次是和哈克去洞中找乔藏在那里的宝藏,他们带走了一箱金币,把枪和别的东西留在了洞中。

    B.西天取经途中,孙悟空曾三次离开唐僧:第一次是拜唐借为师不久,因杀了六个强盗被唐僧责怪,一气之下去了东海龙官;第二次是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受八戒撺掇,认为悟空误杀好人,将他逐走;第三次是打死了强盗,唐僧怨恨他,念了紧箍咒,将他赶走。

    C.保尔一生经历了与死神的四次较量:第一次是保尔参加红军时,大腿中弹受伤;第二次是一九二。年二月患了伤寒,高烧不退;第三次是在执行任务时,被炸碎的铁片击中头

部差点死去;第四次是修铁路时,因过度饥饿和寒冷致使身体衰弱,无法继续战斗。

    D.《水浒传》中写了三个“英雄杀虎”的故事:一个是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大老虎。一个是李逵在沂岭,一连杀了大小四只老虎,为老娘报了仇。另一个是解珍、解宝兄弟奉命捕虎,他们预先做了周密的准备,坐到树上等老虎,最后用毒箭射杀了老虎。

(2)《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虽然急躁莽撞,嫉恶如仇,却又粗中有细,主张“救人须就彻”。请以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说说哪些举动体现了他“救人须就彻”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论语》)

    (2)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               (___________《饮酒》)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 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5) 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                    (刘禹锡《___________》)

    (8)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结,从一个石缝问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xī) ______利的鹰爪抓住了它(qī) ______身的岩石。

    天人合一的美感,人世的(xiāo) _____遥与平和,于缓缓的观赏游历中由然而生。菊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亲近它,用心(dì) ____听,你能听到花瓣从容开放的声音。

    (1)根据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①(xī)______利  ②(qī)______身  ③(xiāo)_____遥   ④(dì)_____

    (2)两段文字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②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