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文言文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三)文言文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指出下面的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绮绣

2.翻译下列句子。

(1)心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加点词的意思,并把正确意思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以是人多以书    

A. 虚假    B.     C. 假期

4.文中是如何写自己对老师的虔诚之态的?请用自己的话归纳。

5.对比是本文突出的手法,请举例说明这种手法的作用?

6.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请列举一、二个古今中外勤学的事例。

7.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1.通“肢”四肢;通“披”,穿 2.因为(我)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二十岁成人以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理论。 3.BA 4.虚心谦恭,认真讨教,尊敬老师 5.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与自己的粗袍敝衣作对比或叙述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对比 作用:更能体现自己求学的艰难,以鲜明的对照来分辨事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和说服力量 6.孙康映雪,王冕苦读,王羲之临池练书法等 7.这句告诉我们,作为学生不能总和别人比吃穿,读书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读书当作乐趣,才能读好书。 【解析】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 年代:明朝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如此题中的“肢”就是通假字, 通“肢”四肢;而“被”通“披”,穿 点睛: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足乐”“口体”“既”“加冠”“益”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在古汉语里有三个意思1借;贷。2凭借... 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项羽为~上将军。” 3虚假的;假的。纵观上下文,是宋濂欲借书给马生,所以此句的“假”应为“借”之意。“假期”肯定是以今释古了。 4.试题分析:题干:“文中是如何写自己对老师的虔诚之态的?”“请用自己的话归纳”。要理解好原文这几句话“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几句说明自己:虚心谦恭,认真讨教,尊敬老师 5.试题分析:考查“对比手法的运用”,要讲清楚什么和什么对比(对比的双方),然后再谈效果。根据文意作者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与自己的粗袍敝衣作对比或叙述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对比 作用:更能体现自己求学的艰难,以鲜明的对照来分辨事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和说服力量 6.试题分析:列举一、二个古今中外勤学的事例,考查学生知识视野和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古今中外”范围广泛,“勤学”这是所举事例的性质。我国古代勤学的事例就很多,诸如孙康映雪、王冕苦读、王羲之临池练书法等等。 7.试题分析:题干“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这似乎是个比较开放性的题目,而文中画线的句子正是作者在求学时的贫穷与有钱人家的孩子的富足的对比,这句告诉我们,作为学生不能总和别人比吃穿,读书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读书当作乐趣,才能读好书。作者的成功就极好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亲近自己的双腿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也要40分钟。这么长的路,怎么走啊?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车,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5元?不是3元吗?”我不想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就说:“上车吧,就收你3元。”

②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的年纪。

③车前行着,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④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很不是人道,我刚30出头,有130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着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误解,同时,我也是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⑤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了,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那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⑥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到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⑦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80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怎么走那么远?”我问。“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恰巧坐了我的车。途中,他们想换车,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竟然一口气蹬到底!”

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那条腿已经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⑨别墅到了。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我的两元钱。

……

⑩返回时,我徒步走过了那段40分钟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第③段画线句“我正觉得奇怪”中“我”“奇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挣生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画线句说“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起先纠缠着、笼罩着“我”的惆怅和悲凉,为什么到此时“竟然了无影踪了”呢?

3.第⑧段中,车夫的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从全文看,车夫的“尊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

⑴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⑵“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⑶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⑷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⑸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⑺“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⑻“可以抄一点。”

⑼“拿来我看!”

⑽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但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⑿“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⒀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⒁“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文中加点的短语“这一门学问”指的是_____,“模胡”的含义是____,“添改”是指_________

2.第⑹段中经过了20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样清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⑹~⒁段写了哪两件事?

4.“我”“很吃一惊”的原因是什么?

5.第⑾段中“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能否删去?如果不能,请说明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不得超过4个字)

6.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段所体现的藤野先生的优点。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填空,默写上下句。

(1)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零丁洋》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6)《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

⑴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⑵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⑶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⑷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 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 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

C. 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 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

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