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熬住就是一切 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

熬住就是一切

  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② “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

  ⑤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

  ⑥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第①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的句子。

3.把第②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

4.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本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

5.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

 

1.熬煮就是一切 2.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 3.示例:不好。因为“龟兔赛跑”中的“龟”虽然跑得慢,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而“守株待兔”中的“宋人(农夫)”虽然也在坚持,但异想天开,坐享其成,一味死守,与中心论点不符。(言之有理即可) 4.答出与中心论点基本吻合的名言警句即可。 5.示例:熬,就是怀揣梦想,身心健康,脚踏实地,刻苦勤奋……坚持坚持再坚持!(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的把握能力。“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和提炼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然后细读第一段,可以看到蕴含人生道理的句子是“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准确摘抄下来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据作用的理解能力。需要分辨“龟兔赛跑”和“守株待兔”两个事例分别讲述了什么故事,哪个故事能够论证中心论点。“龟兔赛跑”寓意是: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做事情要踏踏实实地,这样才会取得成功。“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这类题的答案一般为不能换。 4.本题考查学生补充论据的能力。需要结合文章中心论点,从积累的名言警句中选择能够阐述观点的句子,这道题要求答出与中心论点基本吻合的名言警句即可。 点睛: 本题考查补充论据.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补充论据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②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③当要你添加论据时,一定要注意概括性强,字里行间都要有论点的影子为论点服务。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首先应该仔细阅读文章,细读文章中的事例,再结合文章中心论点“熬住就是一切”,用自己的话写出感受,合理即可。例如:熬,就是怀揣梦想,身心健康,脚踏实地,刻苦勤奋,熬,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一

我没有为父亲流过一滴泪,尽管我眼角常常有泪。我曾为素不相识的孤苦老人掉过泪,曾为寒风中大声叫卖的辛苦小贩掉过泪,我认为他们太可怜,太辛苦了。而面对父亲,这个为生活日夜奔波,对工作倾尽心血,为我不辞辛劳的人,我何尝有过一丝感动?

友情也许会褪色,誓言也许被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血浓于水,根叶相连。”朝朝暮暮,春去秋来,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父亲心血的结晶,而我成长路上的每一次跌摔,都会毫不留情地在父亲那宽阔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永远抹不去的印迹。父亲用他那有力的臂膀为我撑起了自由的天空,父亲用他那坚实的步伐为我踏平了前进路上的荆棘。而岁月,却使父亲那高大的身躯日渐沉重,却令父亲那自信的容颜日渐苍老。

细细品味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片断,我第一次觉得父亲是那么的值得赞颂。我第一次为我平凡的父亲流泪了。亲情无价,父爱无价!父亲想用他那粗糙的双手为女儿挽住星,挽住月,但他却不能够;父亲想给女儿舒适、快乐、温馨,但他却不能够。他只能用那双手,默默地做他力所能及的事。

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滴晶莹的泪诠释着昔日对父亲的体谅,体现着今日对父亲的赞美,昭示着明天对父亲的报答;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A处)让这泪化作(B处)让这泪化作一腔祝福,在人生旅途上陪伴那个最关怀你的人——父亲!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荆棘

力所能及:

2.画浪线的语句所用的表达方式是: _____和____________。

3.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展开联想,在文中(A)、(B)两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

A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可能会有不少感触。在此,你不妨敞开心扉,向自己的父亲说几句真心话。(假如父亲已经去世,你也不妨对九泉下的父亲说一说。4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请根据以下要求答题。(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2)"爱鸟"专刊你准备拟订哪些栏目(请写出三个)

(3)写出两句有关鸟的诗句。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    (                                )

 

查看答案

按课文填空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2)抽刀断水水更流,(                        )             

(3)(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斯是陋室,(                )     

(5)淮南秋雨夜,(                ) 。                 

(6)(               ) ,燕然未勒归无计           

(7)(                )小桥流水人家。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动的。

B. 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进一步搞好学习的前提。

C. 谁也不能否认这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D. 同学们用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抗洪英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