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毛德昭名文,江山人。苦学,至忘寝食,经史多成诵。喜大...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毛德昭名文,江山人。苦学,至忘寝食,经史多成诵。喜大骂剧谈。绍兴初,招徕,直谏无所忌讳。德昭对客议时事,率不逊语,人莫敢酬对,而德昭愈自若。晚来临安赴省试,时秦会之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有唐锡永夫者,遇德昭于朝天门茶肆中,素恶其狂,乃与坐,附耳语曰:“君素号敢言,不知秦太师如何?”德昭大骇,亟起掩耳,曰:“放气!放气!”遂疾走而去,追之不及。

注释:①剧谈:畅谈,指说话无遮拦。   ②招徕:同招揽,指毛德昭干的是招揽顾客的事。   ③秦会之:即秦桧,字会之,性阴险,晚年更加残忍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数以言______               ②素其狂______

2.结合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遂疾走而去,追之不及。

3.这位饱读经史、以“直谏”自诩的人,其真实表现落得贻笑大方的下场。结合短文内容评价毛德韶的为人?

 

1.怪罪讨厌,厌恶 2.(他)于是快步跑着离开,想要追他也追不上。 3.他表面上直言敢谏,但遇到权贵之人却唯恐避之不及,可见其“虚伪、丑陋、趋炎附势。 【解析】选自《老学庵笔记》 作者陆游 宋代 1.试题分析:此小题的“罪”字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及词类的活用可以做出解答。“恶”可以依据课内所学和语境就可以解答。解答此类习题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注意积累文言词汇和掌握翻译方法就可得到答案。“遂”:于是 就 “走”:跑 “去”:离开 “之”:代他,指毛德昭 3.试题分析:内容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对比内容进行分析就可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 有个毛德昭的,名文,江山人。(他)刻苦学习,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经史一类的书籍,多数能背得滚瓜烂熟,与人讲话,喜欢谩骂讥刺。绍兴初年,他替店铺做招揽顾客生意,直言讲话从来没有什么忌讳。对顾客谈论时政,不管有些话能讲不能讲,出言就损人,大家都怕同他对话,因而德昭就愈加自以为了不起。后来,他到京城临安去参加省试,当时正是秦桧在朝独揽国事,每每以说错一二句话便加罪于人,他的炎威气势谁都害怕。有一个叫唐锡永的人,在临安朝天门的一间茶铺里,遇见了毛德昭。唐锡永向来讨厌此人的狂妄,于是和(他)一同坐下,凑近毛德昭的耳语说:“你一向被人称为敢说话者,你可谈谈秦太师怎么样?”德昭听了大吃一惊,迅速捂着耳朵站起身来说:“(恕我)放屁,(恕我)放屁!” (他)于是快步跑着离开,想要追他也追不上,追都追不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是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所撰。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___________     ②小大之_____________

③彼竭我___________     ④望其旗_____________

3.大兵压境,战事一触即发,围绕“何以战”曹刿和鲁庄公的作战思想显然有很大的分歧。他们的分歧都表现在哪些地方?

4.对于鲁国来讲,这一仗属于自卫战,军中士气高涨,为什么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之时曹刿却没有同意出击?

5.曹刿的一句“肉食者鄙”,使鲁庄公平庸无能、鄙陋无知的形象虽已成千秋定论,但其能够尊重并任用贤士亦不失君子的美德。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其这一特点。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诗经• 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写出木兰征战岁月漫长,战斗频繁激烈,生还不易的诗句是:__________

(5)《行路难》中“嗜酒见天真”的李白一反常态,“______________”两句连用四个动作表现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抑郁。

(6)《荀子》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来比喻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却也有意志坚定的人,处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仍然能保持高洁的品格,正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述的那样:____________

(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个人痛苦联想到天下人的痛苦,表达了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春天又一次来到我们身边。春天里一定有许多让你难忘的事。

要求:请以《今年春天我很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具体可感,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查看答案

(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①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②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个紧要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

          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选择恰当词语(A. 必然    B. 当然    C. 诚然    D. 自然)填在文中①②③三处。

2.从表达方式上讲,文段(甲)以_________为主,文段(乙)以_________为主。

3.“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刺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5.文段(乙)中的“那一回”是指______________(事件)。

6.画线部分作为结论,请在(甲)段中找出能证明结论正确的实例2处,分别用“~~~”勾画在文段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