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①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②,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③还之,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④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⑤而归耳。”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⑥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⑦有不便于民者,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曰:“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⑧。                        

(选自《宋史·忠义·郭永》)

[注]①缪:差错,假。②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③牒:授官的文书。 ④飨:以酒食款待。⑤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⑥游蠹:像蛀虫一样游荡。⑦文移:公文。⑧遑恤:无暇顾及。⑨遮留:拦阻挽留。

1.下列句中的“于”与“文移有不便于民者”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苛政猛于虎也    B. 于梵天寺建一木塔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永多次根据法律节制丹州太守,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 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他。

C. 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 大谷人因为他治理得好感到安定,认为自从有县令起没有人比得上郭永。郭永调离时,县里的老少不让他离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以祖任丹州司法参军  为:______  ②举牒还之    袖:______

知大谷县   寻:______           ④去数年      既: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C 3.做,担任从袖中不久已经 4.幕府派出几个叫“警盗”的士兵,刺探各个县令的缺点,在各县像蛀虫一样游荡不归,没有人敢违抗他们。我只知道坚持我的志向罢了,无暇顾及(从不顾虑)其它。 【解析】 1.试题分析:“文移有不便于民者”中的“于”是“对于”之意,与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于”一个意思。A为“比” B为“在” C“由于”。 2.试题分析:C。A项属张冠李戴。原文是太守在盛怒无效的情况下违心为郭永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以示拉拢。B项“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不妥,雨并非求得,无中生有。D项原文是郭永调离几年后,又途经大谷县,县里的老少都像郭永刚刚离去时一样拦阻挽留。属曲解文意 3.试题分析:文言实词虚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如“为”:做,担任 。 “ 袖”:名词做状语从袖中 “ 寻”:表时间不久 既:已经 4.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刺”“短长”“游蠹”“迕”“遑恤”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小时侯刚强聪明勇敢果断,身高七尺,美髯飘胸,神采奕奕。凭借祖辈的功德担任丹州司法参军。太守是个习武之人,做坏事贪图利益无所顾忌,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非常愤怒,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被动摇,太守就假说好话把他推荐给朝廷(重用)。后来太守想更改据以定罪的案卷,郭永竭力争辩不能成功,就从袖中拿出文书归还太守,拂衣而去。调清河县任知县副手,不久主持大谷县政务。太原统军首领全部任用有权有势的人,每次设宴招待花费黄金千斤,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郭永写信给幕府说:“(地方征税)不是征敛老百姓收入的十分之一,这些都是百姓的血汗,却被用来供吃喝的花费可以吗?倘若得不到批准,只有让我辞职回家了。”幕府不敢逼迫。县里有处水潭往外冒水,当年发生旱灾,巫师就趁此扰乱百姓,郭永杖笞巫师,让他们在太阳下爆晒,雨马上就下了,县里的人们把这件奇异之事刻于石碑上。幕府派出几个叫“警盗”的士兵,刺探各个县令的缺点,在各县像蛀虫一样游荡不归,没有人敢违抗他们。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于是中央部里的使者把公文送到州郡,公文中有对老百姓不利的,一定要逐条回复有利不利之处,有的就终止而不执行。有人对郭永说:“世上的事总是一样的,不要因此招来灾祸。”郭永说:“我只知道坚持我的志向罢了,从不顾虑其它。”大谷人因为他治理得好感到安定,认为自从有县令起没有人比得上郭永。郭永调离几年后,又途经大谷县,县里的老少都像郭永刚刚离去时一样拦阻挽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先回山寨。其余十五个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不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

①晁天王此次下山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说“遭这一场”指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蒋门神,被林冲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

B.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首先打算采取借芭蕉扇达到灭火的目的。

C.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但后来终于挺身而出,勇敢指证杀人犯。

D.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散文《五猖会》,引文中的“青面”是梁山好汉杨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卧右膝,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A. 其两膝相比者          比:比较

B. 佛印绝类弥勒          绝类:极像

C. 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相类似

D. 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弯曲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

B. 今天碰到小学同学赵丽,她说有空要来鉴赏我近期的作文。

C. 这三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语言平白如话,情感却直率奔放,而又毫无矫揉作态之感。

D. 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è渎 _____________     pìn请______________     毛骨sǒng然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