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纠结的校服 【新闻事件】 2014年3月21日,美国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纠结的校服

【新闻事件】

2014年3月21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北师大二附中访问的镜头中,出现了学生们穿着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的画面。随即有网友跳出来吐槽,该校服“太减分”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网上声音】

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华:网友们并非真正了解我校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看法,总体来说,我们学生还是挺喜欢那套蓝白校服的,这是北师大二附中的一种标志,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还穿我们的校服,说明他们对那套校服还是很留恋的。

雨打荷叶:我倒是蛮喜欢孩子现在的校服的,便宜、实用、洗起来省力,款式还过得去。小孩嘛,讲究漂亮干什么!最好天天穿校服,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之间的攀比,也可以防止他们因爱美而影响学习。

家有儿女:学生穿校服是应该的,可学校图方便,统一订购来的校服在质量上打了折扣,夏天校服太薄,我家女儿就不肯穿。这两年来个儿蹿了很多,校服又显短了,前几天还为穿校服跟我怄气呢,真拿她没办法!

羡慕哥:嘻,要是能穿上《继承者们》中李敏镐的那套校服,我就更酷了,天天穿也愿意。那件蓝西服,好帅!

【专家观点】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王东:全区统一校服,好处很多。不仅价格便宜,质量保证,还可避免校际之间校服参差不齐的现象。

北京服装学院顾远渊:校服的设计要考虑学校身份识别功能,便于校际之间区分,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审美特点。一所学校最好多设计几套不同功能的校服,满足不同场合的穿着需要。

【调查统计】 某中学关于校服关注点的调查统计图

 

【两地采风】

材料1:重庆巴蜀中学校服是巴蜀学子最喜爱的服装。校服设计充分尊重学生、家长、老师的观点与意见,让他们全程参与校服的研发过程。做到了学校“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和年轻学子青春风采的完美结合。他们的做法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被作为校服改革的典范向全国推介。

材料2:香港各类中小学校学生每天都要穿校服。每所学校均有校服自主选择权,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除夏装和冬装校服外,还有体育课专用服、西装礼服等。很多学校借校服来彰显自己的学校文化。不过,有些普通学校的学生很羡慕内地学生穿一样的校服,因为这样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是二、三流学校学生的身份。

(相关材料摘自互联网)

1.对于校服,人们“纠结”哪些问题?请根据“网上声音”和“专家观点”作简要归纳。

2.佳洲市举办“校服T台秀”活动,其宣传标语“校服——青春符号,流动名片”获得好评。请结合文本,从内容角度推断其原因。

3.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 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华认为,他们学校的学生都喜欢那套蓝白校服,蓝白校服已是他们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已成为学校形象的代表。

B. 巴蜀中学校服改革的做法之所以被央视作为典范向全国推介,是因为学校在校服设计中融入了“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

C. “调查统计”显示,家长与学生在校服关注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家长比较关注校服的实用性,而学生更在意校服的美观性。

D. 香港有些普通学校的学生羡慕内地学生穿一样的校服,因为这样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是二、三流学校学生的身份;而内地一些学校的学生羡慕香港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

 

1.示例:现有校服是否“太减分”;学生是否必须天天穿校服;校服设计应该注重美观,还是注重实用;校服是关注学生身份识别功能,还是突出其美育功能;校服是应该统一,还是各校自主选择;统一订购的校服质量到底好不好。 2.示例:“青春符号”恰当地反映出校服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审美需求,体现得体、青春、时尚这一时代要求。“流动名片”恰当地反映出校服是展示学校形象、传播学校文化的载体。 3.C 【解析】 1.此题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在答题时,要紧扣材料的每一句话,提取关键词,然后准确、精炼的概括主要内容。阅读“网上声音”和“专家观点”部分可知:现有校服是否“太减分”;学生是否必须天天穿校服;校服设计应该注重美观,还是注重实用;校服是关注学生身份识别功能,还是突出其美育功能;校服是应该统一,还是各校自主选择;统一订购的校服质量到底好不好。 2.此题考查了宣传标语的拟写。做好广告(宣传)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广告(宣传)语达到好说,好记好理解的目的。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青春符号”恰当地反映出校服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审美需求,体现得体、青春、时尚这一时代要求。“流动名片”恰当地反映出校服是展示学校形象、传播学校文化的载体。 3.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要结合文章内容及上下文来作答。A“他们学校的学生都喜欢那套蓝白校服”说法太绝对。B根据文段的“校服设计充分尊重学生、家长、老师的观点与意见,让他们全程参与校服的研发过程。做到了学校“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和年轻学子青春风采的完美结合。”可知“学校在校服设计中融入了“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说法不正确。D“而内地一些学校的学生羡慕香港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不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寻找表述意思相近的句子即可。再结合ABCD四个选项的说法来分析其不同之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疑质理     (2)其欣悦     (3)右备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俟欣悦           ②亲旧知如此

B. ①当余从师也       ②无鲜肥滋味

C. 衾拥覆           ②刀劈狼首

D. ①足肤皲裂不知     ②鸣之不能通其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常手抄借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 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礼节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 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 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5.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①南极冰盖覆盖了南大洋很大一部分面积,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热交换

②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③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

④再加上南极高原的空气稀薄而干燥,灰尘极少,所以被冰层反射来的能量很难被空气所吸收

⑤致使地球损失了相当一部分热能    

⑥因而白白地散射到太空中去

正确的顺序是:                       (只填序号)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8)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