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送之_________                    (2)________

(3)疑质理________                (4) 其欣悦________

2.请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1.走:跑 硕:大援:引俟:等待 2.因此人们常常把书借给我,我于是可以博览群书。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3.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明朝的宋濂。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试题分析:第一个“以”译为“因为”,“此”译为“这”,第二个“以”译为“把”,“假”译为“借”,“因”译为“于是”,“若”译为“如”。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此” “假”译为“借”“若”译为“如”等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1)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4.试题分析:此题关键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能够结合文本和自身经历以及社会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

(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屈原《远游》中有句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登幽州台歌》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下图)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

时间的确定    ②习俗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积累。

《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____。该书中叙述了 _______________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薇说:“老师,我的小手绢你怎么还不给我洗干净!”

B. 李明不小心踩了方军一脚,李明马上表示歉意。方军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有意的。”

C. 营业员说:“你太矮了!这里的衣服都不适合你。”

D. 郑咏向别人介绍说:“王老师知识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极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