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名著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曹宅拉车(节选) 老 舍 一天晚间,曹先生由东城...

阅读名著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曹宅拉车(节选)

老 舍

    一天晚间,曹先生由东城回来的晚一点。祥子为了安全,由天安门前全走马路。敞平的路,没什么人,微微的凉风,静静的灯光,他跑上劲来。许多日子心中的憋闷,暂时忘记了,听着自己的脚步,和车弓子的轻响,他忘记了一切。解开了钮扣,凉风飕飕地吹着胸,他觉到痛快,好像就这么跑下去,一直跑到不知什么地方,跑死也倒干脆。越跑越快,前面有一辆,他超一辆,一会儿就过了天安门。他的脚似乎是两个弹簧,几乎是微一着地便弹起来;后面的车轮转得已经看不出条来,皮轮仿佛已经离开了地,连人带车都像被阵急风吹起来了似的。曹先生被凉风一飕,大概是半睡着了,要不然他必会阻止祥子这样飞跑。祥子跑开了腿,心中渺茫地想到:出一身透汗,今天可以睡痛快觉了,不至于再思虑什么。

  已离北长街不远,马路的北边,被红墙外的槐林遮得很黑。祥子刚想收步,脚已碰到一些高起来的东西。脚到,车轮也到了。祥子栽了出去。咯喳,车把断了。“怎么了?”曹先生随着自己的话跌出来。祥子没出一声,就地爬起。曹先生也轻快地坐起来。“怎么了?”

  新卸的一堆补路的石块,竟然没有放红灯。

  “摔着没有?”祥子问。

  “没有;我走回去吧,你拉着车。”曹先生还镇定,在石块上摸了摸有没有落下来的东西。

  祥子摸着了已断的一截车把:“没折多少,先生还坐上,能拉!”说着,他一把将车从石头中扯出来。“坐上,先生!”

  曹先生不想再坐,可是听出祥子的话带着哭音,他只好上去了。

  到了北长街口的电灯下面,曹先生看见自己的右手擦去一块皮。“祥子,你站住!”

    祥子一回头,脸上满是血。
    曹先生害了怕,想不起说什么好,“你快,快——”

  祥子莫名其妙,以为是教他快跑呢,他一拿腰,一气跑到了家。

  放下车,他看见曹先生手上有血,急忙往院里跑,想去和太太要药。

  “别管我,先看你自己吧!”曹先生跑了进去。

  祥子看了看自己,开始觉出疼痛,双膝、右肘全破了;脸蛋上,他以为流的是汗,原来是血。不顾得干什么,想什么,他坐在门洞的石阶上,呆呆地看着断了把的车。崭新黑漆的车,把头折了一段,秃碴碴地露着两块白木碴儿,非常不调和,难看,像糊好的漂亮纸人还没有安上脚,光出溜的插着两根秫秸秆那样。祥子呆呆地看着这两块白木碴儿。

  “祥子!”曹家的女仆高妈响亮地叫,“祥子!你在哪儿呢?”

  他坐着没动,眼珠钉着那破车把,那两块白木碴儿好似插到他的心里。

                             (《骆驼祥子》第六章,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画线语段。

提示:(1)圈点与批注要相关;(2)批注文字不少于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相关情节判断错误的是(     )

A. 画线处的“许多日子心中的憋闷”跟孙侦探的敲诈有关。

B. 祥子自己想离开曹家跟以上选文中发生的翻车事故有关。

C. 祥子后来重燃希望又决定要留在曹家跟高妈的劝说有关。

D. 祥子最终回到人和车厂跟曹家搬走和自己走投无路有关。

4.根据原著情节,说说高妈与鲁迅笔下的阿长有哪些异同之处?

 

1.祥子为曹先生拉车,失误(不小心)翻车使两人都受了伤,祥子感到羞愧难当。 2.按教材“名著导读”“读书方法指导”中对圈点勾画和批注的要求判分; 3.A 4.(1)两人都是被人雇佣的仆人,地位较低;(2)对人都挺热心,乐于助人;(3)高妈更精明泼辣、有头脑、有手段;阿长更淳朴、善良。(有同有异,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此题要注意抓住祥子拉车的失误这一中心事件进行概括,突出祥子的羞愧心理。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进行批注时可以抓住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心理描写,结合文章的上下文,揣摩祥子此时的心理活动,同时注意字数上的限制。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A项是错误的。“许多日子心中的憋闷”是与虎妞有关,醒酒后的他感到疑惑、羞愧、难过,并且觉得有点危险。他觉得虎妞把他从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 4.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两个人虽然都地位低下,但都是乐于助人的人。相比之下,高妈更精明,阿长更淳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为学头脑

明  王守仁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摘自《传习录》)

注:①头脑:思考与判断能力。②无间:没有距离,指通晓所学知识。③义袭而取:凭偶然的正义行为去获取,这里指偶然的收获。④行不著、习不察:做却不知原委,成了习惯却不明原因。⑤大本、达道:天下的根本和通达的道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但当涉猎  _______   (2)见往事_______     (3)舟之有舵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当涉猎                   手熟尔

B.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学须得个头脑

C. 蒙辞军中多务             徐杓酌油沥之

D. 复吴下阿蒙               大本、达道也

3.翻译下面语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甲文中孙权教吕蒙学习只须“______ ”,乙文中“先生”却教导“学者”学习必须具备“_____”。这两个说法并不矛盾,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完成第小题。

行 舟

【唐】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注:①李益: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人。此诗为扬子江上舟行所作。②信:任意。③闻道:听人说。

下面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两句写景,舟行江中,柳絮飘飞,菱花旁伴,自由荡漾,似见闲情。

B. “闻道”二字颇费思量:江南美景此刻正在诗人眼前,故可改为“眼见”。

C. 诗人在“又是一年春好处”之时行舟的目的非为赏景看春,乃为登楼望乡。

D. 细品此诗,一位独卧舟头、思乡心切、愁绪萦怀的诗人形象已然如跃眼前。

 

查看答案

根据对话情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对话连贯流畅。

王老师:小雨同学,第二单元课文的话题是 “爱国”,学了以后,你觉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小 雨: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国难当头时人们心中被激发出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赵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雨:对呀,我想起来了,当中国女排获得奥运冠军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看来我也是一个爱国者呀!

赵老师:是的。在和平年代,大家也都应该做个爱国者。

 

查看答案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词性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副词)

B. 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介词)

C.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连词)

D.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拟声词)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南京的四月是看花的好时节。你更喜欢南理工的二月兰?还是南林大的樱花呢?

B. 新建的六朝博物馆距离你家就二、三公里路,你可以租骑共享单车去那里参观。

C. 我们阅读《红岩》,倾听英雄们散发着理想光芒的话语,学习英雄们不屈的精神。

D. “江苏足球队赢啦” !王宁激动地说:“他们以3-0完胜了日本大阪钢巴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