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少年游 …… 在我们的左面,住有一家砍砍柴,卖卖菜,人家死人或娶亲,...

现代文阅读

少年游

    ……

在我们的左面,住有一家砍砍柴,卖卖菜,人家死人或娶亲,去帮帮忙跑跑腿的人家。他们家里的顶小的一位年纪比我大一岁,名字叫阿千。他虽只比我大了一岁,但是跟了他们屋里的大人,日日去茶店酒馆,婚丧的人家,也老在进出。我每天见他从我们的门口走过,心里老在羡慕,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同他一样的和大人夹在一道呢!

春天的早晨,母亲上父亲的坟头扫墓去了,祖母也一清早上了一座远在三四里路外的庙里念佛。我只一个人立在门口,看有淡云浮着的青天。忽而阿千唱着戏,背着钩刀和小扁担绳索之类,从他的家里出来,看了我的那种没精打采的神气,他就立了下来和我谈天,并且说:“鹳山后面的盘龙山上,映山红开得多着哩;并且还有乌米饭、彤管子、刺莓等等,你跟了我来罢,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你奶奶,不也在北面山脚下的真觉寺里念佛么?等我砍好了柴,我就可以送你上寺里吃饭去。”

阿千本是我所崇拜的英雄,而这一回又只有他一个人去砍柴,天气那么的好,现在一听到了这个提议,自然是心里急跳了起来,两只脚便也很轻松地跟他出发了,并且还只怕女仆要出来阻挠,跑得比平时只有得快些。出了弄堂,向东沿着江,一口气跑出了县城之后,天地宽广起来了,我的对于这一次冒险的惊惧之心就马上被大自然的威力所压倒。这样问问,那样谈谈,阿千真像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而到盘龙山脚去的一段野路,便成了我最初学自然科学的模范小课本。

渐走渐高了,山上的青红杂色,迷乱了我的眼目。日光直射在山坡上,从草木泥土里蒸发出来的一种气息,使我呼吸感到了困难。阿千也走得热起来了,把他的一件破夹袄一脱,丢向了地下。教我在一块大石上坐下憩着,他一个人穿了一件小衫唱着戏去砍柴采野果去了。我回身立在石上,向大江一看,又深深地得到了一种新的惊异。

这世界真大呀!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下的船只,究竟是从哪里来,上哪里去的呢?

我一个人立在半山的大石上,渐听得阿千的唱戏声音幽下去远下去了,心里就莫名其妙的起了一种渴望与愁思。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大起来呢?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这像在天边似的远处去呢?到了天边,那么我的家呢?我的家里的人呢?同时感到了对远处的遥念与对乡井的离愁,眼角里便自然而然地涌出了热泪。到后来,脑子也昏乱了,眼睛也模糊了,我只呆呆的立在那块大石上的太阳里做幻梦。

这种接连不断的白日之梦,不知做了多少时候,阿千背了一捆小小的草柴,和一包刺莓映山红乌米饭之类的野果,回到我立在那里的大石边来了;他脱下了小衫,光着了脊肋,那些野果就系包在他的小衫里面的。

他提议说,时候不早了,他还要砍一捆柴,且让我们吃着野果,先从山腰走向后山去罢。慢慢地走到了山后,向寺里看了一眼,阿千就放下了那捆柴,对我说:“他们在烧中饭了,大约离吃饭的时候也不很远,我还是先送你到寺里去罢!”

我们到了寺里,祖母和许多念佛婆婆,都张大了眼睛,惊异了起来。阿千走后,她们就开始问我这一次冒险的经过,我也感到了一种得意,将如何出城,如何和阿千上山采集野果的情形,说得格外的详细。后来坐上桌去吃饭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问我:“你大了,打算去做些什么?”我就毫不迟疑地回答她说:“我愿意去砍柴!”

故乡的茶店酒馆,到现在还在风行热闹,而这一位茶店酒馆里的小英雄,初次带我上山去冒险的阿千,却在一年涨大水的时候,喝醉了酒,淹死了。时间是不饶人的,盛衰起灭也绝对地无常的:阿千之死,同时也带去了我的梦,我的青春!

(节选自《达夫自传(第二篇)》,有删改。作者  郁达夫)

1.仅年长“我”一岁的阿千为什么会被视为小英雄?请阅读全文,概述阿千的“英雄”表现。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忽而阿千唱着戏,背着钩刀和小扁担绳索之类,从他的家里出来,看了我的那种没精打采的神气,他就立了下来和我谈天……(“没精打采”一词有什么意味?)

(2)我就毫不迟疑地回答她说:“我愿意去砍柴!”(此时的“我”为什么回答得“毫不迟疑”?)

3.本文写作时,作者已人到中年,在叙述和描写时,却努力用童年的眼光看人观景,寻找自己成长的轨迹。请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内容,并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4.结尾处,作者因阿千的死慨叹人生盛衰起灭的无常。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下边的“本文开头”和“作者日记”,阐述你的阅读体验。

【本文开头】

前面有一条富春江绕着,东西北的三面尽是些小山包住的富阳,虽则是一个行政中心的县城,可是人家不满三千,商店不过百数;一般居民,全不晓得做什么手工业,或其他新式的生产事业,所靠以度日的,有几家自然是祖遗的一点田产,有几家则专以小房子出租,在吃两元三元一月的租金;而大多数的百姓,却还是既无恒产,又无恒业,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只同蟑螂似地在那里出生,死亡,繁殖下去。

【作者日记】

午前接长兄书,劝予勿作苦语;又云:富春无大人物,为地方山水所缚也。

——(写于1918年10月14日)

 

1.自由地出入成人世界;非常乐观,在这种艰辛的生活中总是能自娱自乐;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像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很有责任感,不只认真地完成砍柴的工作,还依约将“我”送到真觉寺,在途中对小伙伴极为照顾。 2.(1)既写出了“我”当时被禁锢在家中孤单寂寞的模样,又与阿千独身一人上山砍柴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为阿千热情邀约“我”一同上山做铺垫。(2)“我”跟着阿千去盘龙山野游,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世界的宽广。由此萌生了认识世界、追求新知的梦想,“砍柴”是“我”有了自我意识后树立的第一个人生目标,是从懵懂走向自觉人生的第一步。 3.如“现在一听到了这个提议,自然是心里急跳了起来,两只脚便也很轻松地跟他出发了,并且还只怕女仆要出来阻挠,跑得比平时只有得快些。”这是纯粹的孩子想离家去探险的急切心理;又如“天地宽广起来了”,在山上看到眼前广阔的景象,也只有孩子才会发出这样的惊叹:“这世界真大呀……”这一类表现自然意识的觉醒的句子,表现“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这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初步体现;还有是“我”呆呆的立在那块大石上的太阳里做幻梦,这是自我意识觉醒在身心方面的典型反应。通过这些描写,使作品所呈现的都是极富现场感和生活气息的儿童生活片段,令读者身临其境且容易引发切身感受。 4.例1:文章开头作者将家乡的人比作蟑螂,结尾又因阿千的死感叹人生盛衰起灭的无常。这都是作者成年以后的感想。作者的思想中有着与鲁迅一样的批判国民性的强烈意识,他成年后回顾故乡的人们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同样有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悯情怀。 例2:文章末尾,那个曾带给他无限欢欣的“小英雄”阿千,也不过是“蟑螂”的接班人,并且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人生的不可预料让作者悲伤与失望,但受到启发后的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认识到故乡的闭塞与乡民的无知,树立了认识外界、改变现状的志向。从作者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立志为故乡争光的拳拳之心。 【解析】 1.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概述阿千的“英雄”表现。总揽全文,宏观把握。 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的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答案:自由地出入成人世界;非常乐观,在这种艰辛的生活中总是能自娱自乐;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像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很有责任感,不只认真地完成砍柴的工作,还依约将“我”送到真觉寺,在途中对小伙伴极为照顾。 2.试题分析:一定要结合语境来品味语句,要照顾到上下文的情节。“没精打采”一词的意味如下:既写出了“我”当时被禁锢在家中孤单寂寞的模样,又与阿千独身一人上山砍柴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为阿千热情邀约“我”一同上山做铺垫。而此时的“我”为什么回答得“毫不迟疑”?“我”跟着阿千去盘龙山野游,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世界的宽广。由此萌生了认识世界、追求新知的梦想,“砍柴”是“我”有了自我意识后树立的第一个人生目标,是从懵懂走向自觉人生的第一步。 3.试题分析:考查对作者的写作角度的把握。作者用童年的眼光看人观景,目的就是令读者身临其境且容易引发切身感受。 如“现在一听到了这个提议,自然是心里急跳了起来,两只脚便也很轻松地跟他出发了,并且还只怕女仆要出来阻挠,跑得比平时只有得快些。”这是纯粹的孩子想离家去探险的急切心理;又如“天地宽广起来了”,在山上看到眼前广阔的景象,也只有孩子才会发出这样的惊叹:“这世界真大呀……”这一类表现自然意识的觉醒的句子,表现“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这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初步体现;还有是“我”呆呆的立在那块大石上的太阳里做幻梦,这是自我意识觉醒在身心方面的典型反应。通过这些描写,使作品所呈现的都是极富现场感和生活气息的儿童生活片段,令读者身临其境且容易引发切身感受。 4.试题分析:答此题,一要结合文章内容,二要联系“本文开头”和“作者日记”两个语段,简述文章内容,概括开头与结尾的意图。文章开头作者将家乡的人比作蟑螂,结尾又因阿千的死感叹人生盛衰起灭的无常。这都是作者成年以后的感想。作者的思想中有着与鲁迅一样的批判国民性的强烈意识,他成年后回顾故乡的人们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同样有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悯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广数言欲亡                  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

B. 未果,病终                  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他。”

C. 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了。

D.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

 

查看答案

文学文化知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对联与人物的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A.酒后捞明月/谪仙归天庭:李  白      B.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司马迁

C.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诸葛亮      D.五斗白米难留人/爱菊好酒隐柴桑:周敦颐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提示填空。

冯梦龙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三国演义》中,文武双全的(人名)    数讨荆州,却赔了夫人又折兵;《水浒》中,安分守己的林冲隐忍退让,却被发配沧州;《骆驼祥子》中,美丽勤俭的小福子自尊要强,却                        

(3)马霍梅特(穆罕默德二世),有人称他为“征服者”,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代雄主。也有人说他是“毁灭者”,他的行为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结合《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朗读诗文,遇见美丽。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   ①   ”,让我们遇见塞外冰雪的壮丽;读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   ②     ,朱蕤冒紫茎”,让我们遇见山野幽兰的风姿;读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③      ④   ”让我们遇见江南山水的柔情。

朗读诗文,懂得等待。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让我们期待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读赵师秀的《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   ⑥   ”,让我们体味久等朋友未至的惆怅。读左丘明的《曹刿论战》“    ⑦        ⑧      ”让我们把握乘胜追击敌军的时机。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过去,中国工匠延绵不绝:精雕细(zhuó)  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匠心独运的李春,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现在,我们更要把这种弥足珍贵、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xīn)  火相传。未来,这份传承与坚持终将成为中国文化之财富传(sònɡ)  于后人。

 

查看答案

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亲近自然……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