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穷人的风骨 马德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突然,有人在背...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穷人的风骨

马德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看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却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了,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怎么会少了一张呢?看着这些零钞,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十几年前我上高中时,父亲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给我送钱来,冻得红裂的手心里攥紧的便是类似这样的一堆零钱,甚至里边夹杂着旧版的分纸币。而今天的这一堆零钱当中,可能也有省下的柴米油盐的钱,可能也有父母得病了舍不得吃药的钱,也许有几块钱是刚刚卖了鸡蛋得来的,甚至有的还是借别人的,上面尚留有别人的余温。可现在,他都给他的女儿拿来了。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捶胸顿足。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要我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道失在何处的5元钱。

那节课,我上得很不好,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家长找钱的着急样子,鼻子酸酸的。下课后,我也没有把钱给我的学生,而是直接回到了办公室。

在搭上自己的5块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的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一点。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了5元钱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这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你肯定垫进去了几块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

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就算了吧,但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半天推搡过后家长好像突然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的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贫穷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可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

                                                    (选自《文学故事报》)

1.全文通过哪两件事刻画了家长的形象?

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揣摩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3.联系上下文,并发挥想象,概括文中的闺女给父亲写信的要点。(至少三点)

4.说说文中倒数第二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联系全文,简要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的理解。

 

1.通过捎(送)钱和还钱两件事刻画了家长的形象。 2.(1)表现“我”不想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或:不想张扬自己搭钱、换钱的事。)(2)表现家长还钱态度坚决。(或:对还钱极认真。) 3.①向父母问好,收到钱很感动;②钱由马老师转交给了自己;③这次收到的钱有些不一样,从来没有这么齐整;④要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等。 4.对这位学生的喜爱(同情),对这位家长的赞美(钦佩)。 5.指有风骨(或:像文中家长那样,虽然家境贫穷,但人穷志不穷,不贪便宜,不计小利,灵魂高尚 【解析】 1.试题分析:通读全文,划分层次,把握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通过捎(送)钱和还钱两件事刻画了家长的形象。 2.试题分析:考查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通过描写表现人物心理。(1)表现“我”不想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2)表现家长还钱态度坚决。 3.试题分析:题干“概括文中的闺女给父亲写信的要点”,不能脱离原文内容,还要发挥合理的想象,不能少于三点内容,要把该表达的意思写出来:①向父母问好,收到钱很感动;②钱由马老师转交给了自己;③这次收到的钱有些不一样,从来没有这么齐整;④要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等。 4.试题分析:考查重点语句的含义。“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是对这位学生的喜爱。“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贫穷的风骨是什么”是对这位家长的赞美。 5.试题分析: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最后一段“最可宝贵的东西”,此为点题之笔:指有风骨(或:像文中家长那样,虽然家境贫穷,但人穷志不穷,不贪便宜,不计小利,灵魂高尚 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题目,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下文和阅读兴趣、照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是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或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赏析

山房春事

唐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指出下面一则通知在格式和内容上的错、漏。

全校共青团员:

   经研究,定于五月二日下午五时召开团员大会,布置召开“五四”青年节纪念会的有关工作。希大家按时参加。

                                                 五月一日

                                               蓬溪中学团总支

错、漏依次是:

(1)格式                          

(2)内容                          

 

查看答案

语言综合性学习

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走进春天,我会做】

⑴在寻找春天的足迹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编辑“自然日志”,请把你给“自然日志”取的名称说出来。(不超过4个字)

⑵面对春光明媚的季节,请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山青水秀风微暖

   下联:                  

【面对春天,我想说】

(1)下表是对100所学校,100个家庭,100名学生关于春游情况的调查,仔细观察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调查对象

学  校

家  长

学  生

统计时间

支持

有顾虑

支持

有顾虑

支持

2006—2010

54%

45%

70%

30%

99%

2011—2015

35%

65%

45%

55%

99%

 

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表格反映的现象:                                                 

(2)面对学生春游的现状与安全的担忧,你想说点什么呢?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3)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

 

查看答案

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写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飞跃的前夜,通过回忆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以迎接更大的战斗。

B. 《海燕》是沙俄作家高尔基的一篇激情洋溢的散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C.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故意隐去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D. 《名人传》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他痛感欧洲是一个躁动与腐败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这部作品记载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个伟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