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的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冰心《一日的春光》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诗词歌赋中常常以花香表达感情,请以“花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4)不少于600字。

 

花香 我在通向姥姥家的小路上奔跑着,我对乡村生活有一种强烈的企盼。一路上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乡村的五月,正是槐花的盛花期,槐花香四溢,蝴蝶在挂满雪白花朵的槐枝间飞来飞去,真是槐花飘香蝴蝶飞呀! 眼下正是忙碌的季节,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忙得不可开交,水田里人影穿梭,大人们三五成群,正忙着插秧,孩子们也帮着运送秧苗,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正应了那句“乡村五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的俗语。 走进姥姥家屋后的大山里,一群牛羊正悠闲地吃着青草,周围显得那么葱郁,那么静谧。微风吹来,满山遍野的蒲公英飞了起来,我在草地上追逐着蒲公英一边惊喜地叫着,一边呼吸着甜润的空气。 姥姥家门前有一个小湖,湖水绿地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沿湖长满垂柳,映着碧绿的湖水别有一番韵味。湖边卧着一群鸭子,它们围在一起享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也有一些好动的鸭子在水面上悠闲地游着,突然一头扎进水里,又迅速地钻出水面,抖落一身晶莹的珍珠,加快游水的速度,“嘎嘎”地欢叫着。 温暖的阳光照进我的心房,我贪婪地呼吸着带着槐花香味的空气,这静美的乡村,远离城市的喧闹和繁华,到处都充满着和谐和温馨,一切都那么的自然,多么美好的乡村生活呀,我还没到姥姥家,我的心早已陶醉了。 【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诗词歌赋中常常以花香表达感情”以此为立意点,写出自然界的花香,抒发感情即可。景物描写要突出,情感抒发要真挚。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切口

①阳台上出现了几截短小的树枝。这是14楼,周围一片空旷,我把树枝捡起,琢磨它们究竟来自何处。一只鸟的翅膀从楼前掠过。

②我开始留意窗外的喜鹊,它们在阳台栏杆上伫立、踱步,看着它们,想起老家村头那棵大树上的喜鹊窝,我在童年时代曾经长久地仰望大树,惦念树梢上的冷暖。如今,村头的树还在,树上的喜鹊窝还在,我却不再像童年那样仰望。每次回去,我都把它拍下。那些照片一直留存在手机里,每次翻看,总会触动我内心深处的一点什么。

③这些年我似乎变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不容易被打动了。不久前发生了里氏4.6级地震,我所在的城市有强烈震感。午夜,我一个人枯坐在书房里,刹那间,脚底下似有闪电在奔突,整栋楼房随之晃动。我知道发生了地震,后来一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当时竟然没有惊慌,没有想到逃跑,我枯坐着,像是那场地震的局外人。也许是因为我觉得身陷大地的伤口之中我们终将无路可逃,也许是因为我对地面的震动早就习以为常了——从去年开始,这座城市到处都在修路,挖掘机、铲车、货车一齐上阵,我的屋子每天都陷在轰鸣和震颤之中。在地壳的颤抖中,我的感觉变得麻木、迟钝,以至于对地震的降临无动于衷。而那几只喜鹊光顾阳台,却在我内心激起了一丝久违的感动。

④平日里,我也时常站在阳台上,有时远眺,有时俯视,除了把远方遮蔽起来的高楼,除了虚无缥缈的天空,以及地面上轰鸣的挖掘机,似乎再就没有看到什么。喜鹊在阳台上扑棱着翅膀,让我觉得天空和远方都变得亲切起来。在我最孤独最焦虑的那段日子里,是喜鹊为我送来了安慰。

⑤很快,我就发觉,喜鹊之所以光顾这里,大约与阳台上的花生有关。我很纠结,不知该把花生收起来,还是让喜鹊继续啄食。这些花生是父母的劳动成果,老人不辞劳苦,把它们辗转带到城里,认真地晾晒在阳台上。喜鹊的光临,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⑥当喜鹊在城市楼宇间发现并选择了晾在阳台上的花生,我不知道这算是一个审美问题还是现实问题。我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态度来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我的这种纠结情绪的背后,还有一个忧虑:当晾晒在阳台上的花生被喜鹊吃光之后,这些喜鹊还会一如既往地光顾我家的阳台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让我吃了一惊,我无法解释自己心里何以会有这样的一种忧虑,也许是我太孤独了。

⑦几只喜鹊,让我的世界变得生动起来。隔着一层窗玻璃,我只能隐约听到它们的鸣叫声,在修路产生的巨大轰鸣声和震颤中,喜鹊的声音显得多么单薄。我听到了它们。我想到了,几只喜鹊在城市楼宇间飞;我想到了,一群喜鹊在乡村的树林里飞。如今树林不见了,剩下几棵树,站在空空荡荡的村头,越发显得孤单。喜鹊也进城了。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有几只喜鹊选择了我家的阳台。这些有翅膀的鸟,栖落在平凡如我者的窗前;而我,一直梦想拥有一双翅膀,向着无穷尽的天空和远方飞去。

⑧我们忽略了脚下的大地,忽略了曾经生长庄稼、如今承载高楼的大地。每一株庄稼都是大地的一个切口,每一栋楼房都是大地的一个切口。每一个切口,都有一个待解的谜。面对土地,我们究竟种下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似乎并不是我们真正在意的。

⑨当翅膀成为一种负累,就算拥有整个天空也变得徒然。

1.为什么几只喜鹊光顾阳台在我内心激起了一丝久违的感动?

2.第⑥自然段中的“审美问题”和“现实问题”如何理解?

3.第⑦自然段画线句有何表达效果?

4.联系全文,试分析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义。

 

查看答案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__至1/___,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⑥段中加点的两个“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查看答案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⑴诗歌首句中的“只”字有何表达效果?                                                                   

⑵诗歌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______        ②可以调______

③或于前 ______                 ④俯仰四无非书者______

妻子不觌______                  ⑥客观之______

2.下面句中的“于”与“或枕于床”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诲人不倦,何有我哉    B. 其剑自舟中坠

C. 骈死槽枥之间    D. 夏水襄陵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都是以书屋为写作对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两个书屋的不同特点。

 

查看答案

下面的内容选自《水浒传》,读后回答问题。

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  A 笑道:“你两个撮乌,问俺住处做甚么? 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著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 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口。林冲问道:“师見今投那里去?”  A  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选文中的 A是谁?上述材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